擁有巨額外匯儲備,中國還要引進外資嗎?未來幾年中國還會繼續保持對外資的強烈吸引力嗎?正在廈門出席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和第14屆投洽會的商務部部長陳德銘7日就當前中國外資領域熱點問題一一給予回應。
駁斥投資環境惡化論
“意見我們樂于接受,對于不實之詞我們也要給予明確回應。”在回答記者有關“中國投資環境惡化”的提問時陳德銘說。他表示,引進國際資本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關注的重點問題,總體來看,國際金融危機發生至今,中國整體的投資環境在進一步改善。
中國目前已經連續18年成為發展中國家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一位,同時也是世界吸收國際資本的第二位。陳德銘說:“估計今年中國引進投資會在去年基礎上又有所增長,可能會突破1千億美元,這意味著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他表示,從跨國公司紛紛到中國投資的本身就可以說明中國投資環境是改善和加強的。
作為商務部長,陳德銘是如何看待“在質疑聲中外資卻蜂擁而至的現象”?他告訴記者,一些外資企業一方面看到中國30多年改革開放積累的產業配套基礎、優質的勞動力資源和比較完善的基礎設施;另一方面又感覺到中國的民營企業和國有企業發展很快,在中國市場上競爭性加強。因此,跨國公司在更多地到中國投資的同時,也對在中國面臨的復雜情況有不同的想法。 “這是可以理解的。”陳德銘說,在正在舉行的第二屆世界投資論壇上他聽取了很多方面的意見,未來在外商關注較多的自主創新、政府采購、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將進一步加以完善,同時也將多做一些解疑釋惑的工作。
當前中國還要引進外資嗎?陳德銘堅定地給出了肯定的答案。他說,我們改革開放和吸引外資的戰略不是僅僅因為缺錢,而是希望在包容、多元的世界里,能把其他國家和民族的企業管理和產品方面的優勢吸引進來,更好地學習別人的長處發展自己。
陳德銘補充說,現在的一些情緒并不完全是跨國公司的,一些發達國家目前仍處于高失業率的狀態,其領導人提出產業回歸、出口倍增,甚至鼓勵在海外的企業通過政府的資助回到國內去。“這種博弈情況,一定程度上經媒體或中介機構而渲染擴大,并不完全符合中國吸引外資的事實。”
來源:新華網 編輯:馮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