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上:煙臺至大連鐵路輪渡第一艘渡船“中鐵渤海1號”駛入大連旅順羊頭洼港(2006年7月17日攝)。左下:天津港鳥瞰(2005年11月8日攝)。右上:新型海上鉆井平臺“中油海3”停靠在秦皇島山海關碼頭邊(2007年1月26日攝)。右下:遼寧營口港一景(2007年10月8日攝)。繼上世紀80年代的珠三角、90年代的長三角之后,近年來環渤海地區被認為是中國經濟的又一增長極。而包括京、津兩市和河北8個地市在內的京津冀都市圈,位于環渤海地區的心臟地帶,被稱為“第三增長極”的核心引擎。 20世紀90年代開始實行的上海浦東新區開發開放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大亮點和重點。浦東新區用國際化思路結合本地特色探索城市發展新模式,創建國際區域性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過去十年間,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等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等區域發展戰略向縱深推進;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指導下,長三角、珠三角、環渤海等經濟區通過結構調整、自主創新,經濟質量明顯提升,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與此同時,加快經濟特區、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開發開放,出臺成渝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中原經濟區等區域規劃,建設福建平潭、浙江舟山、珠海橫琴等試驗功能區。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為中國經濟積蓄著可持續發展動力。新華社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