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中國在線消息:近日世界銀行市值排名第一的中國工商銀行與天津市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工商銀行意向承諾將在未來三至五年內向天津提供融資支持,雙方將在推動重大項目建設和推進濱海新區改革創新領域加強合作。
“在這種大的經濟危機下,中國工商銀行有如此的魄力與天津市政府簽訂協議,這向我們發出了兩個信號,一是充分展現了世界級大銀行對天津市尤其是天津濱海新區未來發展所持的樂觀態度”,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南開濱海開發研究院特約研究員秦海英教授在接受本報記者獨家采訪時介紹說,“這同時也體現了像工行這種大銀行對自身經濟風險控制能力所持的信心。”
按照協議,工行將通過多種方式對天津重點發展領域給予融資支持,積極向天津提供全面的金融創新產品和服務,加大對天津分行的信貸額度授權,增加資源配置,提供綠色通道,提高審批效率。雙方將建立工作溝通協調機制,協調解決合作中的問題。
“融資方式有很多,比如BOT方式(BOT是‘build-operate-transfer’的縮寫,意為‘建設-經營-轉讓’,是私營企業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種方式),以債權人或者股東的方式進行產業投資等等,主要渠道還是貸款的方式,但這一切方式還是需要天津市政府給予一些準入性的政策支持,”秦教授解釋說。
記者獲悉,協議內容主要包括:支持天津鐵路、高速公路、港口等交通項目建設,完善大交通體系;支持中心城區路網改造,支持濱海新區各功能區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市化程度,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記者采訪秦教授時了解到天津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是在一些大項目上,比如大火箭項目,大型基礎設施建設、大農業發展及大港口建設等方面。
內容還包括支持能源基礎設施開發利用,積極推進電網改造和電力基礎設施開發建設;加大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先進裝備制造業等支柱產業投入,推進產業優化升級;扶持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發展。
采訪結束時秦教授表示,在大的經濟危機背景,做好風險投資的前提下,他更希望銀行之間實施銀團聯合貸款,這樣更有利于銀行分擔風險責任,更有效地控制金融風險,降低投資損失,加強抗風險能力。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天津記者站 (記者 李享 王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