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6月27日下午,第六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獲“十大中華經濟英才”獎。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名譽會長王文元出席大會并為獲獎者頒獎。
第六屆“十大中華經濟英才”獎得主中共云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仇和的獲獎理由是:“從東海之濱到彩云之南,從農家子弟到省級高官,他每一步都走得踏實穩健,每一崗都做得風生水起。他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卓爾不群,責任意識和奉獻品格超凡不俗。仇和是改革開放三十年成長起來的卓越干部,是共和國六十年孕育的優秀兒女。”
“十大中華經濟英才”推選活動已經舉行了六屆。這次推選依然秉持著“貢獻、創新、影響”三大推選原則,表彰那些“對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貢獻突出;經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卓爾不群;經濟思想和經濟行為影響巨大”的在經濟創造方面表現卓越的優秀人物。
仇和,一直是眾多媒體跟蹤報道的對象:
1998年,宿遷市下屬的沭陽縣,給教師下達“招商引資”任務,結果引起集體罷課,此事被央視《焦點訪談》披露。
1999年,又是沭陽縣,將犯有小偷小摸等行為的人,在電視上予以亮相、念檢討書,取名“沉重的懺悔”,此事被《南方周末》曝光。
2002年,宿遷推行1/3干部離崗招商、1/3干部輪崗創業,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引起媒體集中轟炸。
2003年,宿遷強行推進教改醫改,引起激烈爭議。
所有這些引起爭議的事件,背后都站著同一個人——仇和,他也因此有了“最富爭議的書記”之稱。
2007年12月,仇和調任昆明市委書記,依然延續著勇于改革創新的精神,大力推進國有企業產權制度、社會事業、行政審批制度、投融資體制、干部人事制度、黨內監督機制等方面的改革和創新,公布了領導辦公電話和職務分工,建立了嚴厲的問責制、嚴格的限時辦結制、嚴肅的服務承諾制、滇池治理河長負責制等242項制度,為昆明發掘了潛力、注入了活力、增添了動力。
編輯:鄧京荊 來源:中國日報社駐云南記者站 (記者 李映青 實習記者 郭安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