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民各顯神通“追”日偏食 專家稱持續時間長難得[組圖]](../../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22/000d6005bf420bd10fda0e.jpg) |
從福州看到的日偏食 胡美東 攝 |
![福州市民各顯神通“追”日偏食 專家稱持續時間長難得[組圖]](../../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22/000d6005bf420bd10fdb11.jpg) |
7月22日9時35分39秒,福州上空出現日偏食達到食甚,市民們紛紛各顯神通“追逐”天象奇觀。 朱興鑫 攝 |
![福州市民各顯神通“追”日偏食 專家稱持續時間長難得[組圖]](../../attachement/jpg/site1/20090722/000d6005bf420bd10fdb10.jpg) |
7月22日上午,福州市民用電焊護目鏡觀測日食。當日9時35分39秒,福州上空出現日偏食達到食甚,市民們紛紛各顯神通“追逐”天象奇觀。 朱興鑫 攝
|
|
7月22日上午,福州市民用電焊護目鏡觀測日食。 朱興鑫 攝 |
中國日報網中國在線消息:“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可以學習到很多關于天文學知識。”福州第八中學關之凡同學福建省科技館觀察日偏食時對中國日報記者說。7月22日上午,500年一遇的日全食如約而至,福州上空出現日偏食達到食甚,市民們紛紛各顯神通“追逐”天象奇觀。
在福建省科技館人潮涌動,熱鬧非凡,他們用天文望遠鏡投影、小孔成像觀測、電焊護目鏡觀測和專用觀測鏡等方法觀測。許多天文和攝影愛好者也聚集在此共同見證這一歷史。9時35分39秒,福州出現食甚,達到了最高潮,太陽有幾乎90%被遮擋,能觀測到太陽就好像新月的月牙,像小彎鉤一樣。
鄭和曾是當地中學的初三學生,今天她和同學結伴前行,早早就來到得福州日全食觀測點,她告訴中國日報記者:“為了看這次罕見的日食,我們在附近買了電焊的護目鏡來看日食。”
今年已經65歲姓黃的老人帶著孫子前來,她今天心情顯得格外激動,滿臉笑容對中國日報記者說:“非常稀奇,所以帶著孫子來看。”
在福州日全食觀測點現場,記者看到眾人公益社團志愿者在忙碌著。11歲的林典康和馮祥淇是福州西峰小學學生,他們這次也臨時應聘做起了志愿者,主要負責撿觀察人群扔下的垃圾。他們說:“雖然天氣很熱,但是我們不覺得熱,因為這是公益活動。”
福建省天文學會秘書長尤儀介紹說,其實日食并不罕見,從2000年至今,已有三次日偏食光臨過福州,但由于天公不作美,在福州市區都沒辦法觀測。這次福州的日偏食持續時間很長,從早上8點19分開始,一直到10點59分結束,這樣的條件十分的難得。
據專家介紹,其實相對于全球范圍來講,日全食并不罕見,全球每年大約2到5次(包括日偏食和日環食)。但是全食的機會對地球上的某一具體地點來說非常罕見。這是由于地球公轉軌道面和月球公轉軌道面并不重合,出現日食的機會不多,另外,由于全食帶相對較窄,大約200千米左右,因此對于地球上的某一具體地點來說,平均大約370年才能出現一次。
專家表示,此次日食是自1814年至2309年的近500年間,在中國境內全食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時間可超過6分鐘。這次日全食發生在中國人口十分密集的長江流域,全食帶覆蓋人口將達到3億。日全食過程分五個階段,即初虧、食既、食甚、生光和復圓。日食從初虧到復圓歷時兩個多小時,但是最精彩的全食持續時間卻很短。而全食終時刻減去全食始時刻就是全食持續時間。
據了解,我國境內的下一次日全食將發生在2035年的9月2日,屆時全食帶恰好掃過北京,上海只能見到日偏食。2010年和2012年,我國境內還將發生兩次日環食。
編輯:肖亭 董淼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見習記者
朱興鑫丁雪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