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正在洗瓜
大瓦鍋村民楊政枝和蔡家鳳正在高興地洗碗
蔡家鳳家新裝的太陽能
一只小小的普通口缸里,裝著半缸渾濁的水,一天的洗臉、漱口、喝的水都在這半口缸里。云南南澗彝族自治縣擁翠鄉7個村委會2萬多人口都飽嘗過這樣的缺水之苦。如今,這一切已成過去。
缺水之痛
“一年到頭,只有過年過節、婚嫁等喜慶日子才把衣服背到河里洗洗?!?5歲的蔡家鳳從擁翠鄉小波羅嫁到大瓦鍋,無論在娘家還是婆家一直過著缺水的日子。
每逢擁翠鄉開會,首先就是給每一位干部發一對桶,讓他們到3公里之外的地方去找水。曾經到過擁翠下鄉的許多干部,回想起當時擁翠鄉政府對自己的“特殊招待”,至今記憶猶新。
“到學校探望孩子的學生家長,經常把水裝在飲料瓶里送到學?!保跋掠晏?,屋檐下面擺滿學生用的盆和桶,就是為了能接到難得一遇的雨水”,“學生把水鎖在箱子里是常事”,“一口缸水大家輪流用,要用一星期,都不敢想象學生們是怎樣處理用水平衡的問題。”擁翠中學老師蔡銀喜和袁玉池對學生用水之難的描述。
為了能喝上一口水,走上十幾里甚至幾十里的上坡路把水運回家;只要有箐溝的地方,這里挖一個塘、那里堵一個口;晚上打著電筒找水的人們就像螢火蟲,星星點點找水喝;只要有雨水積攢的地方肯定有人出現在塘邊舀水;因為缺水、搶水引起的惡性事件時有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