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12日是第十六屆亞運會倒計時一周年,廣東省在廣州市中山紀念堂舉行“2010年廣州亞運會動員大會”,標志著廣東全面進入“亞運時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指出,進入迎亞運倒計時一周年,也就進入了整個籌辦工作最關鍵、最艱苦、最緊張的一年。全省各地包括中央在粵機關,參與亞運籌辦工作的解放軍、武警部隊,廣大亞運工程建設者,各窗口行業的工作人員,廣大亞運志愿者和各地人民群眾都要積極參與兩個亞運會的籌辦工作,舉全省之力,共襄亞運盛舉。
經過幾年的艱苦努力,亞運會各項籌備工作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成果,贏得亞奧理事會的高度評價。廣州市市長、廣州亞組委副主席兼秘書長張廣寧介紹,廣州亞運會組委會和廣州亞殘運會組委會采取“一套人馬、兩塊牌子”的運作模式,同步推進兩個亞運會的籌備工作,并編制了《廣州亞運總體工作計劃》和《廣州2010亞洲殘疾人運動會籌辦工作總體計劃》。本屆亞運會共需72個比賽及獨立訓練場館,其中12個新建場館,目前8個已經完成主體結構;60個改擴建場館也都在按計劃實施,所有場館將于明年3月起陸續交付使用。位于番禺區的廣州亞運城,目前房屋建筑已全面封頂,包括運動員村、技術官員村、媒體村、主媒體中心、亞運體育館、后勤服務區與亞運公園等七大功能區。這是亞運史上首次將七大功能區集中在一個地方,創新了亞運城模式。亞運會信息系統建設共計126個項目,大部分網絡與通信項目已經進入實施階段。
廣州亞組委先后推出了廣州亞運會和殘運會會徽、理念、口號和吉祥物,發布了體育圖標以及志愿者標志,建立了統一的亞運標識體系和亞運會官方網站,定期出版亞運官方雜志,并在多家媒體開辟了亞運宣傳專欄或專題。圍繞“亞洲之夢”、“大眾的亞運”、“運動之美”、“世界的廣州”四個主題,與亞奧理事會合作,推出“亞洲之路”大型宣傳推廣活動。目前,亞運會開幕式儀式和表演方案已基本確定,亞殘運會開、閉幕式總體計劃也著手編制。結合亞運會歷史傳統等因素,已經編制完成廣州亞運會火炬傳遞運行方案。
目前,廣州正在全力推進以“迎接亞運會,創造新生活”為主題的亞運城市行動計劃,包含76個專項、739個具體項目,推動城市環境面貌到2010年“一大變”。其中包括:抓緊建設8條軌道交通線路,確保亞運會召開時覆蓋80%的亞運比賽場館;25條迎亞運市政道路大中修工程以及快速公交(BRT)項目建設陸續開工,重點地區之間的連接路網逐步完善;進一步加大對空氣和水環境的綜合治理力度;計劃投入資金340.65億元,綜合整治121條河流,建設完善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建設西江引水工程;亞運會前,完成中心城區舊城危破房改造任務,完成8個“城中村”拆除任務。
編輯:寧波 來源:人民日報(記者 羅艾樺 賀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