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近日,一場主題為“富二代的快樂成長與家業傳承”的論壇在廣東順德舉行,一時間“富二代”的傳承以及企業后備人才的教育培養成為社會討論的熱點。記者調查了解到,第一代創業成功的民營企業家大多已接近退休,他們迫切希望子女能夠盡快接班。但是,順德九成以上“富二代”不愿或者不能完全接班,令生意場上風光無比的“富一代”倍感頭疼。
采訪中,很多“富一代”呼吁政府效仿江蘇省,出資集訓“富二代”,幫助他們培養接班人。但社會人士認為,不應該拿納稅人的錢培養“富二代”,那樣對因貧窮而上不起學的孩子不公平。
從事人才教育多年的順德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光琛介紹,目前順德還沒有培訓企業接班人的系統,順德或學習江蘇培養“富二代”的模式,但企業應發揮應有的社會責任,政府則可利用順德的經濟基礎和環境,培養企業后備人才,而不是拿納稅人的錢培養狹義的“富二代”。
主人公1:坐公交車上學老爸開車“護送”
今年10歲的小謝是順德大良某名牌小學二年級的學生,他的父親從事咨詢服務行業已經多年,在圈中早已小有名氣。小謝從小就被父母灌輸著與其他孩子不一樣的特殊教育,他要學習的東西更多,自己自由安排的時間則很少。小謝告訴記者:“我長這么大了,爸媽對我的生活和學習要求都很高,總感覺自己與其他孩子不一樣,就連上學自己坐公交車都受到‘管制’。”
為了和其他同學一樣可以坐公交車上下課,小謝向父母提出了要求,但是小謝的爸爸還是不放心,認為小孩坐公交車不安全。據小謝的媽媽吳女士介紹,對于孩子小小的要求,他們不想反對,但是他們平時工作忙確實沒有時間照顧好孩子,不允許孩子在上學路上出任何差錯,因此,只能每天小謝坐公交車上學,然后他爸爸開著私家車追隨在公交車后面,確保安全。
主人公2:只想用所學知識先證明自己
小盧是廣東商學院的大學生,打扮新潮,每次回到順德,家里就會為他配備一輛名車,他的生活在外人看來,多了幾許財富的光環。但是在他看來,他認為沒有一個“富二代”愿意承認自己是富家子弟,因為在別人看來,讀書出來他就可以傳承家業,成為身家過億的老板,他的道路已經被安排好了。
他告訴記者:“我沒有選擇出國留學,而是和其他同學一樣,參加高考然后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我只想運用自己學習的知識先嘗試一下自己在社會上‘混’的能力,不想一切都被安排好。”小盧說,作為“富二代”,他不是不想接班,只是希望給自己一點時間去證實自己,歷練幾年或許可以考慮回來接班。
主人公3:登上“總裁”寶座卻想當普通女性
家住容桂的林小姐今年30歲,年輕的她從國外留學回來后就登上了一家集團公司總裁的寶座。對于她來說,這些并沒有太多驚喜,登上總裁寶座也沒有太多的艱辛,因為她是家中的老大,從小出國留學就是為了回來繼承家族的企業。
按照她的話說,她從小就被灌輸接班的概念,因此踏出大學校門順利接班并不需要思想斗爭,而是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年輕的她雖然學的是經濟學專業,但是在實際經營和企業管理中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她告訴記者,實際上她不是女強人,而只是一個平凡的女性,下班后喜歡回家相夫教子,但是為了企業的發展,她經常希望自己有“分身術”,可以企業和家庭兩方顧全。
九成“富二代”接班乏力
目前,順德中小企業的數量多達2萬多家,而上規模的企業就超過2000多家。記者通過相關部門的采訪了解到,2000多家企業中大部分是第一代創業成功發展起來的,這些老板們大多已接近退休,他們迫切希望子女能夠盡快接班。但是,據相關部門調查透露,目前順德有九成以上“富一代”子女不愿或者不能完全接班,這種現象的出現令生意場上風光且追求面子的“富一代”倍感頭疼。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順德的大部分知名企業經過第一代創業者二三十年的打拼創下了如今的基業,但是他們目前仍然還放心不下接班人的創業,愛面子的老板們為了維持現有的企業經營狀態,進入知命之年的他們仍然守著企業不敢放手。
兩代人對接班觀念分歧大
近日,一場主題為“富二代的快樂成長與家業傳承”的論壇在順德舉行。記者在論壇上發現,很多年輕人都是開著寶馬等名車參加論壇,談到父母一輩的教育觀念時,兩代人出現分歧,甚至開始“唇槍舌劍”。
偉雄集團的老板林偉雄說,作為第一代成功創業的人,都希望孩子們可以理解父輩創業的艱辛,珍惜現有企業的經濟實力以及積累的財富。
但林偉雄的想法遭到了現場一位年輕的盧先生的反駁。他說:“父母的選擇并不等于我們的選擇,在父母光環的背后,我認為不能直接接受父母的安排,而是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業,那樣發展空間將更大。”
「順德人眼里的富二代」
未經歷練缺說服力
“富二代”大多比較年輕,由于缺乏閱歷,他們在業界以及企業中難以樹立威信,在企業管理上層面也沒有說服力。多數80后“富二代”剛踏出校門不久,對自己的事業還處于迷茫期。
打拼精神不夠
吳光琛認為,順德第一代成功創業的民營企業家多數是靠打拼出身,他們那種敢闖的精神磨煉出企業家的創業精神和魄力,而新一代創業者打拼精神明顯不夠。
缺乏交際能力
從事富二代教育研究的專家林皓琪認為,順德民營企業家的下一代與外界交際甚少,缺乏相應的交際能力。在一些聚會中,新起之秀在與政府部門人員敬酒后就悄悄離開,不會與老一輩企業家進行交流、探討。
借鑒:學習江蘇模式政府引導培養“富二代”
據了解,目前順德還沒有針對民營企業接班人的系統教育,曾經有政協委員將民營企業后輩人才的培訓問題作為提案提出,但是也還沒有一種具體的解決辦法,其中政府部門以及企業仍束手無策。
在順德,九成以上的民營企業掌門人培養下一代的方式并沒有創新。他們要么花大量資金給下一代讀書,但卻沒有具體方向和目標;要么把下一代送到國外留學,希望孩子回來可以到企業接班,而這些手法收效并不明顯。
面對目前順德“富二代”接班乏力、培養情況令人擔憂的現象,部分企業家提出,順德可以學習江蘇省集訓“富二代”的培養模式。據了解,今年下半年,江蘇省委組織部下發了《關于在全省實施“千名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的意見》,計劃用兩年時間在江蘇省培養1000名民營企業家后備人才,主要對象包括大型民營企業的接班人和成長型民營企業的負責人。
在上海從事富二代教育研究的專家林皓琪說,富二代與他們的父母所處的時代完全不同,思維也有著天壤之別,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空間,讓孩子發揮自己的優勢。他認為,富一代需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教育方式,借助社會機構培養孩子。
莫把企業重任獨壓孩子身上
當企業界提出模仿江蘇做法時,有關社會人士提出反對意見,認為不應該拿納稅人的錢來培養富人的子弟,那樣對社會貧困學生來說將很不公平。據了解,對于順德民營企業后備人才的培養,早在兩年前就有政協委員將其列入提案進行討論。
順德政協委員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吳光琛認為,順德或許可以學習江蘇的模式,但不是完全效仿,因為企業家的培養并非只是經過政府的某種培訓就可以培養出來,這種培訓的真實意義不在于大批量培養一批企業接班人,企業老板們需要轉變觀念,百年企業并非只能家族代代相傳,而是企業需要發揮好企業的社會責任,不要把企業重任唯一地壓在自己孩子身上,而是根據企業發展的需求,注重“能者上”的用才之道。
吳光琛說,相關政府部門可以利用政府資源及順德現有的經濟環境,提前關注民營企業新一代接班人的教育。他提醒說:“接班人不僅僅是狹義富一代的子弟,而是廣義的接班人。民營企業后輩人才的培養應視為一項長期公益事業來做,因為企業后備人才的培養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完成的,也難以立竿見影看到效果,企業和政府都需要有‘百年樹木’的遠見,其中政府相關部門可以引導教育、開辦培訓學校、引導相關輔助教育等。”
編輯:寧波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