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日前,在海口市美健種豬場,出席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耳標鉗技術規范研討會的20多位來自各省市的畜牧專家,興趣盎然地現場觀摩了海口市動檢站技術專家發明的耳標鉗使用現場演示。近年來,海口市充分應用這一技術優勢,推進動物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為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提供保障,確保動物源性食品安全,使全市畜牧業呈現健康持續發展的好勢頭。
建立和完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是動物衛生監督執法工作實現由傳統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轉變的重大變革。通過對動物戴標識別,將動物免疫、產地檢疫、道路監督、屠宰檢疫等環節的相關信息上報中央數據庫,以實現動物源性食品從生產到消費的全程監管,推動動物疫病防控從被動管理向主動管理轉變,使重大動物疫情及動物產品質量安全事件快速追蹤成為可能。
2006年省農業廳確定在海口市試點推進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工作。近年來,海口市農業部門精心組織和推動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二維碼追溯體系是目前在全國推廣的牲畜“身份證”識別系統。海口市從2007年開始全面推廣使用二維碼標識,先后為全市規模養殖場配備了100多臺識讀器,目前全市已訂購二維碼耳標240萬套。
海口市動檢站技術專家研究多年結合實際發明的新型折疊式助力耳標鉗,日前獲得專利。因其使用安全、省力、容易操作而備受與會者關注。
日前在海口召開的中國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耳標鉗技術規范研討會,討論并起草了耳標鉗技術規范文件。該規范的制定和實施將進一步推進和完善動物標識及疫病可追溯體系建設。
來源:海南日報 記者 石瑩 通訊員 吳利同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