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河南省全面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戰略,把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與林業生態省建設緊密結合,堅持林業生態建設和林業產業統籌協調發展,全省國土綠化工作取得顯著成績。
據河南省林業廳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河南省通過大規模的植樹造林和封山育林,有力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恢復和發展,實現了森林面積、森林覆蓋率和森林蓄積量的大幅增長。到2008年,全省有林地面積達到5049萬畝,活立木蓄積量1.8億立方米,分別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2.9倍和14倍,森林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期的7.8%增加到20.16%,高于全國的平均水平。通過積極推進城鄉綠化美化、實施通道綠化工程,全省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4.4%,2/3以上的村鎮達到村鎮綠化標準,并初步形成了16萬公里的沿線森林景觀。
生態環境明顯改善。通過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等重點生態工程,使全省天然林保護區有林地面積增加了81.4%,森林蓄積量增加了225.7%,森林覆蓋率提高了近20個百分點;丹江口庫區、小浪底庫區、淮河源頭等重點生態區,水土流失強度明顯減輕,全省生態狀況有效改善,經濟社會發展的環境承載能力顯著提升。經中國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網絡中心的評估,河南省森林生態功能的年價值達4075億元,吸收固定二氧化碳7625萬噸,相當于燃燒3059萬噸標準煤排放的二氧化碳量。
農田林網逐步完善。目前,全省平原地區農田林網、農林間作面積達8500萬畝,農田林網控制率提高到90%;94個平原縣(市、區)全部達到平原綠化高級標準,林木覆蓋率由新中國成立初的1.5%提高到16.9%,大大增強了農業生產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為穩定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做出了積極貢獻。周口市、駐馬店市通過平原林網建設,農業生態環境顯著改善。商丘市通過農田林網建設,農田林網控制率達到96%。
通過大力推進林業產業化經營,河南省林業產業的功能日益拓展、鏈條不斷拉長,規模顯著擴大、效益明顯提升。到2008年,全省林業產業產值達到527億元,農民來自林業的收入人均達到762元,占人均純收入的17.1%。信陽的茶葉、南陽的山茱萸、濮陽的林下經濟、濟源的薄皮核桃等,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重要來源。
來源:新華網(記者 李鈞德)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