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今年政協委員的提案中,環保、教育、醫療、文化等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話題,仍是關注的焦點。不過,與往年略有不同的是,如何發展低碳經濟等成了委員們關注的新熱點。
“將發展低碳經濟作為福州市經濟發展的新動力源和新支撐點,助推福州的經濟發展模式由 ‘高碳時代’轉為‘低碳經濟’。”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在提案中這樣寫道。
【關注理由】
低碳經濟是可持續發展必由之路
目前,在福州市工業經濟中,冶金、化工、紡織、陶瓷及塑膠等傳統產業仍占較大比例,能源消耗較大,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經濟增長相對粗放乏力的特點仍較突出,在客觀上要求走低碳經濟之路。同時,由于我市工業化起步較晚,經濟模式和工業體系尚未完全定型成熟,發展低碳經濟具有成本低、阻力小的特點,發展低碳經濟有自己的優勢。“作為海峽西岸經濟區省會中心城市,福州應該抓住機遇,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在全省發展低碳經濟中走在前頭,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提案委員們的共識。
【委員建議】
明確優惠政策 加大資金投入
“市政府應盡快制定戰略發展規劃和考核指標,逐步建立發展低碳經濟的長效機制。”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在提案中建議,政府要把發展低碳經濟納入福州市“十二五”發展規劃之中,突出其戰略地位。
在政協委員劉敖寧看來,福州要努力成為國家“十二五”期間發展低碳經濟的試點城市。他認為,要盡快制定和全面落實《福州市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明確我市引導企業積極發展低碳經濟的優惠政策,加大資金投入,突出低碳技術發展階段性重點任務。
委員們還表示,政府要加強對節能工作的監督力度,可以成立諸如“低碳經濟領導小組”和“委員會”等機構來全面負責低碳經濟各個發展階段的實施和監督。另外,在財政、稅收補貼等優惠政策方面向低碳型工業傾斜,對積極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分別從土地、資金匹配、稅收減免等方面給予優惠。
產業結構“騰籠換鳥”
“騰籠換鳥”,農工黨福州市委會用這個詞描述了我市產業調整方向。他們建議,將市內污染物排放量大的工業遷出,在中心城區發展高新科技項目和都市型企業。
劉敖寧說,發展低碳經濟必須以產業為支撐,要把打造低碳產業作為我市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他在提案中寫道,我市除了良好的生態環境外,還有發展低碳經濟的產業基礎,如太陽能光伏產業、綠色照明產業和自然生態農業等,應盡快實施低碳產業發展優惠政策和產業扶持政策。圍繞發展低碳經濟,從經濟結構調整入手,著重發揮服務業、物流業、先進制造業、新能源和節能技術等低碳、高效產業的作用。
委員們紛紛建議,福州要全力打造軟件、計算機與網絡產品、現代通信、環保、生物與新醫藥等重點高新技術特色產業集群,優化產業結構的調整,用高新技術改造鋼鐵、水泥等傳統產業,降低福州市GDP的碳強度。
發展低碳能源
風能、太陽能、核能……這些新能源如今在福州正蓬勃發展。委員們建議,要緊緊抓住這些重大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的機遇。
核電方面,以建設福清核電項目為契機,超前謀劃一批與核電相關的項目,使之成為我市又一重要的新興產業。在平潭、連江等長海岸線的海島和沿海地區,發展風力和潮汐發電項目,還要加大對連江可門港火電項目節煤減排降耗的推進力度。
目前,福州太陽能光伏產業無論在數量上、質量上和構成產業鏈角度上,已粗具規模,成為主導產業集群之一。因此,要緊緊抓住國家對太陽能光伏產業帶的扶持政策,全力做大做強光伏產業,并不斷拉長產業鏈,最終形成較為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產業鏈。
此外,我市有著豐富的生物質能源,如森林能源(薪材)、農作物秸稈、禽畜糞便、生活垃圾等。要重點推進農業沼氣、垃圾直燃和填埋發電項目的發展。要積極培育發展生物液體燃料產業,近期可適度發展非食用糧糖油類生物液體燃料。
部分行業、區域可先行先試
向低碳經濟轉型是福州經濟發展的趨勢,在起步階段可以進行一些試點。政協委員羅楓建議,福州可以在行業、企業、縣(市)區和社區著手開展低碳發展試點,建立若干低碳商業區、低碳社區或低碳發展綜合實踐區。同時,在交通、建筑、電力、化工等能耗高、污染重的行業先行先試。還可以在一些非贏利工程項目上建立低碳節能樣板工程或示范性工程,讓公民切實體驗到低碳節能建筑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工黨福州市委會建議,通過實施國家高新園區提升工程,與臺灣科技園加強合作交流,加快打造海峽兩岸科技創新和高新產業對接與合作的先行平臺,在南嶼國家高新區或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地建設福州市低碳合作科技示范區,以推進我市低碳經濟的集聚與發展。
【部門連線】
“十二五”規劃將關注低碳經濟
對于委員們的建議,記者第一時間采訪了福州市經委等相關部門。據介紹,生物醫藥、新材料及新能源等低碳經濟產業的發展規劃,已經列入了《福州市八大產業調整和振興實施意見》。
據悉,“推進環境保護和節能減排工作,大力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這些內容在福州“十二五”規劃的編制中將予以重點關注。東南電化、耀隆化工、嘉達紡織、青島啤酒等企業的前期搬遷準備工作已經開始,將騰出更大的空間改善城區環境,發展都市型經濟。
今年,福州要實施“十城萬盞”半導體照明應用工程試點等重點節能工程,建成連坂、浮村污水處理廠,推進第二垃圾焚燒發電廠等項目建設,確保每個縣(市)建成投產一座以上污水處理廠和無害化垃圾處理廠。同時,突出抓好閩江南北港、敖江、龍江、大樟溪等重點流域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使流域石板材、畜禽養殖等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沿江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基本建成,工業污染全面穩定達標排放,確保生活飲用水水質安全,創建青口循環經濟示范區和14家省級循環經濟示范企業。
來源:福州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