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東北航空公司經營遭遇困境,面臨著重組、轉賣的命運,作為遼沈地區唯一的本土航空公司,我們不忍心看著它衰亡,呼吁政府給予援助,使它走出危機求得生存。”市人大代表、遼寧省機場管理集團公司總經理宋玉岐與其他10名代表,聯名提交了《關于挽救留住東北航空有限公司的建議》。昨天,在與記者談起做這件事的初衷和想法時,宋玉岐的語調十分沉重。
兩年東北航遭遇困境
對于東北航開航兩年多以來的業績和貢獻,宋玉岐代表十分了解。他說,“東北航空先后開辟和執行了29條航線,通航北京、哈爾濱、天津、海口、廈門、成都、朝陽等近40個城市,直接運送旅客84.6萬人次,間接為沈陽機場增加旅客吞吐量120多萬人次,上繳各項稅金3400多萬元,為促進遼沈地區的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但是,由于受國際金融危機、國內嚴峻安保形勢、原油價格上漲、甲型H1N1流感等外部因素影響,民航經濟不振,航空市場競爭加劇,加之東北航的兩家大股東沒有完全盡到經營管理東北航的責任,內部經營管理和航線開發工作存在較大失誤,導致東北航的經營狀況不佳,面臨資金鏈斷裂的困難。
重組失敗要轉賣廣西
“由于遼寧省機場集團和沈陽市的股權比例太小,無法完全控制經營權,無法使我們在建立東北航之初制定的發展戰略得到有效實施。去年8月份,為了挽救東北航,機場集團按照市政府領導的批示,積極與深航和大連實德會商,重組東北航。但由于某種原因,深航和大連實德均放棄了重組東北航的想法。”宋玉岐代表說。
重組失敗后,兩家大股東提出了將東北航轉移到政策較好的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的意見。據悉,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有意出資2億元收購東北航,并將東北航空公司改名為桂林航空公司。
呼吁政府出資逆轉頹勢
“國家已經不再批準成立新的航空公司,如果東北航空離開沈陽,將來恐怕難以再去組建新的本土公司,沈陽的航空樞紐地位將處于被動狀態。”宋玉岐代表擔心地說。
宋玉岐代表認為,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的良好勢頭和國家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不斷深入、遼寧沿海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以沈陽為中心的東北地區經濟圈逐步形成,東北航目前的經營困難只是暫時的,其生存空間和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代表們認為,航空業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東北航作為省市政府直接參與組建的、遼沈地區唯一一家全資格的基地航空公司,理應留在沈陽繼續為遼沈地區經濟發展服務,理應在運營和發展過程中得到省市政府全面的支持。
建議中提出,希望沈陽市政府籌資出資1億元,幫助重組東北航逆轉頹勢,繼續在遼沈地區發展服務。
來源:中國日報遼寧記者站(記者 劉策) 沈陽晚報 編輯:鄧京荊 楊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