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海南省澄邁縣按照“有地方理事、有人理事、理得了事、盡量少出事”的目標,探索建立起“村官”職業化制度,農村黨支部、村委會干部素質和管理村務、幫助群眾致富的能力得到提高。
澄邁縣采取縣、鎮、村三級聯創的方式,近兩年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建設村級組織辦公場所,全縣176個行政村全部實現辦公樓房化,做到讓村干部“有地方理事”。辦公場所配套設立圖書室、電教室、籃球場,配備電視機和VCD機等電教設備以及黨報黨刊、農業科技圖書,使之成為農村“兩委”干部辦公議事、黨員教育培訓、村民活動娛樂的中心。
針對村干部待遇偏低、半工半農、工作精力投入有限等問題,澄邁縣一方面大幅度提高其待遇,讓其安心工作。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月工資1200元,屬全省最高標準。一方面全面推行村干部輪流坐班制,要求村“兩委”每天安排1至2名干部在村部坐班,負責處理村“兩委”日常事務,為群眾提供政策和村務咨詢,協調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及時調解處理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真正實現“有人理事”。
為了解決村干部中存在的“面對群眾卻服務不了群眾,同講一種方言卻沒有共同語言”的問題,澄邁縣結合村級組織換屆,從嚴把入口、加強培訓入手,著力提高村干部素質,讓他們“理得了事”。該縣先后從回鄉大學生和鎮干部中選派15人任村黨支部書記,從縣直機關選派38名優秀青年黨員干部到比較落后或問題比較多的村掛職。此外,建立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培訓機制,2009年9月與江西理工大學聯合開辦農村行政管理函授大專班,283名村干部通過國家成人高考取得入學資格,開始為期3年的大專函授學習。此外,有450多名農村“兩委”干部參加澄邁縣中等職業技術學?!按骞侔唷睂W習。全縣1126名農村“兩委”干部中一半以上人員正在接受中專及以上的學歷教育。
2009年初,澄邁縣在全國率先建立廉政維穩保證金制度,強化各級干部的廉政意識和維穩責任感。該制度將村干部納入其中,每月從村黨支部書記和村委會主任個人崗位工資中暫扣150元,其他村干部暫扣100元,存入縣廉政維穩保證金賬戶,年終廉政維穩考核合格,則全額返還,否則將按比例扣除,用經濟手段力促村干部“盡量少出事”。
澄邁縣福山鎮敦茶村黨支部副書記王燕義說,實行廉政維穩保證金制度以后,村“兩委”干部誰都不敢馬虎大意。今年9月27日,該村兩名群眾因為香蕉地界發生糾紛,正準備動手打架時,被聞訊趕來的村黨支部書記馮開澤和其他4名村干部拉開。他們馬上組織當事人按照分地時的原始記錄重新丈量確定香蕉地界線,平息了一場矛盾糾紛。
來源:新華網(記者 孫志平 柳昌林 黃桂林)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