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在網絡創意方面并無明顯差異
數據結果顯示,近七成(67.7%)的青少年網民擁有自己的個人主頁,58.4%的青少年網民擁有“即時通訊工具的個人空間”,28.1%的青少年網民擁有“博客”,20.8%的青少年網民擁有“SNS上的個人主頁”。37.4%的青少年網民表示自己會“利用網絡來幫助自己實踐一些有創意的想法”,但是大部分青少年網民表示“不會”或者“從未想過”。經過檢驗,網癮青少年和非網癮青少年在利用網絡實踐創意想法方面并無顯著差異。
約七成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反對“瀏覽色情網站”
調查表明,在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中 ,有58.1%認為“網戀”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而認為“網上結婚”、“瀏覽色情網站”和“網絡發展的一夜情”是“絕對不可以”的青少年網民則分別占70.4%、71.8%和76、2%。同時,有88.9%的青少年網民認為“色情交易”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總的看來,大多數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認為在網絡上的戀愛、結婚以及網絡上和現實中的色情活動都是“絕對不可以”接受的。但相比較而言,“網戀”這種網絡上的虛擬戀愛得到了更多的包容,同時,“網上結婚”和“瀏覽色情網站”相比較于現實中“色情交易”的不認同程度也低了近二成。同時,有近九成的12歲以上的青少年網民認為現實中的“色情交易”是“絕對不可以”的,可以看出青少年網民對于現實中的色情活動是堅決抵制的。
手機上網正在成為青少年網癮新動向
本次調查中使用過手機上網的青少年網民占總樣本的50.9%,網癮青少年中60.4%使用過手機上網,而非網癮青少年使用過手機上網的比例僅為49.4%,網癮青少年更多地嘗試過使用手機上網。在使用過手機上網的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比例為16.2%,高于全體青少年網民中的網癮比例(14.1%)。隨著手機上網越來越便利,手機網民數量的急劇增加,手機上網有可能會成為青少年網癮的一個新動向。
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為嚴厲
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為嚴厲,所獲得的鼓勵和安慰更少。如網癮青少年在“有時甚至為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媽媽也會嚴厲的懲罰我”這一描述上的得分(2.98分)顯著高于非網癮青少年(2.49分)。網癮青少年與非網癮青少年在家庭結構和家庭氛圍上有顯著差別。在網癮青少年中身處單親家庭的孩子比較多,尤其是與母親共同居住的單親家庭孩子;網癮青少年往往與家長缺乏交流溝通、或者互相不能理解,且父母之間的不和諧也對青少年有影響。網癮青少年比非網癮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為嚴厲,所獲得的鼓勵和安慰更少。
網絡成癮是否是精神疾病仍存在爭議
在本次調查中,青少年網民對于“你是否認為網絡成癮應該被列為廣義的精神疾病,并納入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這一問題,持反對態度的比例(51.2%)與贊同態度的比例率(48.8%)相差不大;在網癮青少年中,持截然相反意見者的比例也大致相當。可以看到,對于“網絡成癮是否應該被列為廣義的精神疾病,并納入全國疾病預防控制體系”,仍然是一個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扎實的科學研究,不宜過早下定論,更不宜采取行政的方法簡單處理。
網癮機構亟待規范和引導
根據調查,目前網癮治療行業情況不容樂觀,多數治療機構存在著網癮判定標準不明確、網癮形成原因研究不深入、網癮治療的方法沒有針對性、網癮治療機構師資力量難以保證等問題,甚至還可能有些機構僅僅把治療網癮當成賺錢的工具。因此,隨著網癮問題愈來愈廣泛地進入公眾視野,對這一行業的規范和管理亟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