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記者在上海采訪發現,元宵節后,返城農民工逐漸增多,部分企業春節后一度遭遇的“招工難”形勢已經有所緩解。
記者2日上午在上海閔行區外來人員就業服務中心看到,這里已告別大年初六、初七時的冷清局面,大廳內的電子顯示屏上密集滾動著閔行、嘉定、松江等區的企業發布的崗位,大廳內的座椅已被前來瀏覽求職信息的外來務工人員坐得滿滿當當。來自山東菏澤的農民工姜玉明說,他是在家過完元宵節后趕來上海的。此前已在浙江、上海打工4年的他說:“聽說今年企業招人難,實際上只要待遇好一點、收入高一點,我們還是愿意留下來干的。”
閔行區外來人員就業服務中心副主任蔣衛堃介紹,1日當天該中心人流量為300多人次,登記求職的外來務工人員近50人,人流量、登記量均較元宵節前翻番。他說:“春節后剛上班那幾天,窗口工作人員都沒啥活兒干;現在,基本上沒有人空閑了。”
國內凍干設備制造的大型企業東富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經理吳懷東說,由于訂單增加、產品升級等因素,企業今年需新招聘鉗工、焊工等152人,但是從正月初七上班起的一個星期內,只招聘到9人。元宵節前后,企業從勞務公司接受的求職人數有所增加,上海舉辦的多場招聘會也吸引了不少應聘者。這兩天,公司又較快地招聘了9人。
同樣受“招工難”困擾的上海合豐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壽鋼說,元宵節后這兩天,前來應聘的人“三三兩兩”地多了起來,尤其是返城農民工介紹的同鄉明顯增多了。
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的相關負責人說,一些企業的“招工難”確實存在,這主要是信息溝通不暢、需求對接錯位以及求職者短期觀望等因素導致。隨著元宵節后返城人數增加、就業信息發布更加充分以及企業招聘策略的調整,“招工難”有所緩解是意料之中。
從上海市人保部門監測的情況來看,不少企業正通過降低用人標準、上調工資待遇、改善工作環境等方式,增強對外來勞動力的吸引力,使用工情況逐日好轉。
東富龍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吳懷東說,元宵節后公司進一步降低了招聘“門檻”。比如招鉗工,以前至少要求中級以上,現在對應屆技校畢業生和有一定技術基礎的工人也接受,準備進廠后再進行培訓。裝備工的工資也普遍增加了20%以上。另有一些企業負責人則表示,3月-5月是傳統的招聘旺季,企業將赴外地大量“招兵買馬”。
來源:新華網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