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在今年的春運中,有這樣一群默默奉獻的鐵路人,他們以站為家,把對親人的愛無私地奉獻給廣大的旅客,隸屬成都鐵路局的重慶火車站客運車間主任安于民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從1981年參加工作至今,現年47歲的安于民干過8個不同的工作崗位,豐富的工作經歷使他能自如地應對各種突發情況。但是,春運以來,幾件揪心的事交織在一起,工作與親情,旅客與家人孰輕孰重?平靜的外表下,他在內心深處做著痛苦的抉擇。
至親去世,他沒有回家
2月6日一大早,正在春運一線布置工作的安于民突然接到妻子的電話,“老安,二姨媽快不行了,一直在叫著你的名字,快回來看看吧!”電話那頭,妻子哽咽著對安于民說道。這一消息如晴天霹靂,猛砸在安于民心頭上,淚水頓時從眼眶里涌了出來,對著電話說不出話來。
二姨媽是他岳母的親姐姐,多年獨身無親人,一直寄居在他家共同生活,平時家里大小事情均靠二姨媽協助料理。小孩從出生起就由她一手帶大,才使得他們兩口子得以安心工作。夫妻二人與二姨媽之間感情極深,將她視如親生母親一般。
春運前,二姨媽病倒,安于民忙于工作,很少回家照顧老人家。春運開始后,二姨媽的病情再度加重,安于民在牽掛中把照顧的責任交給了妻子和家人,毅然扎在單位組織春運工作,復雜的心情從未向任何人坦露。
目前正值春運的關鍵時期,千頭萬緒的工作讓他不得片刻空閑,當他到每個崗位巡查一遍后,時間已過去1個小時有余。“回去吧,送姨媽最后一程……”一個聲音在耳邊回響。正在猶豫之間,手機再次響起:“老安,老人已經去了,你在哪里?”望著簇擁在車站廣場急切盼望回家與親人團聚的客流人群,已連續10余天沒回家的安于民默然了。他拖著疲憊的身軀忙來忙去,把對親人的愧疚深深地藏在了心底。
老父病倒,老母走失,他照常值班
2月10日,安于民年邁的父親突發腦溢血病倒,醫院通知家屬簽字進行手術,妻子心急如焚,打來電話:“老安,父親突發腦溢血,正在醫院搶救,你趕快過來啊……”當時,安于民正在驗證口查看旅客情況和作業流程。接到電話,他身體一斜,靠在驗證桌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喂喂喂……老安,你聽得見嗎?”安于民用顫抖的手握著電話,走到一個安靜的角落,對妻子說:“你去簽字吧,有什么情況隨時通知我,我這里現在旅客太多了,過了這個高峰,我馬上過來。”半個小時過去了,家里人見他還沒有趕到,又是氣又是急,將電話直接打到了車站辦公室,車間黨支部書記趙紅得知后,硬是將他“攆”出了車站。
臨別時,趙紅對他說,“老安,你趕快回去,這里有什么事我頂著!”安于民回頭望了望滿是旅客的站前廣場,快步來到的士站,乘車離去。
來到病床前,他對受病患折磨但神志尚且清醒的父親說:“爸爸,您知道每年車站春運的任務都很重,今年試點實名制,擔子更重,我是干部,春運期間必須堅守崗位在現場值班,恐怕很少有時間在家陪你,照料的事我已經作了安排,您在這里安心養病,等忙過這一陣子,我有空一定來看您。”眼見父親面露理解的表情,他幾乎控制不住自己即將流出的淚水,又怕父親看見難過,說完話就轉身出了門,含淚匆匆趕回了車站。
真是禍不單行,從老家來照顧父親的母親,又不慎在除夕之夜走失。得知這一消息后,安于民心急如焚,如坐針氈,幾乎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后來,車站得知情況,派專人找到了他的母親,并幫助護理他的父親。在由衷地感激之余,安于民義無反顧地把全部精力投入在了春運工作之中。
他的表率作用成了鼓舞職工的催化劑,教育和激勵了廣大職工參與春運的積極性。在全體干部職工的共同努力下,節前春運工作順利結束,各項指標達到了計劃要求。望著歸心似箭的旅客平安地到達或前往目的地,看到車站內外忙而不亂、井然有序的工作場景,安于民感到了些許欣慰,把旅客的滿意當做了最好的自我安慰。
來源:中國日報四川記者站 (記者 黃志凌 戴敘)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