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010年3月4日,興業銀行對外發布了2009年度社會責任報告——《興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報告(2009)》,這是國內銀行業首份可持續發展報告,也是首份以可持續發展為核心指標的社會責任報告,標志著國內銀行業對社會責任的重視與實踐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興業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可持續發展”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升華和更高境界,該行一貫倡導并踐行“可持續發展”為核心的社會責任履行模式,謀求企業、社會、環境三者共贏,可持續發展。以“可持續發展報告”為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命名,是興業銀行將可持續發展與企業社會責任緊密結合的戰略思路的直接體現,也是該行行為實踐的客觀反映。在國外,這種定位與命名方式在銀行業金融機構中早已相當普遍,國內使用“可持續發展報告”名稱的企業也逐漸增多,體現了大家的一種共識。
此次發布的《興業銀行可持續發展報告(2009)》共分“綜述、管理、發展、環境友好、回報社會、全球化、實踐、附錄”八個篇章,圍繞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從銀行社會責任戰略理念、風險管理、服務完善、支持我國及新興市場國家可持續發展、環保、公益等多個方面介紹了興業銀行2009年度社會責任實踐的經驗與成果,以更加系統化、全面化的視角展示了中國首家赤道銀行的可持續發展實踐。
在報告中,興業銀行特別從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對社會責任的內涵做了充分闡釋,包括增加專門介紹其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的章節、詳細介紹該行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融資和節能減排項目貸款兩款特色產品所蘊含的“綠色”理念以及實現的環境與社會效益。更引人關注的是,興業銀行在報告中特別增加了一份特刊——《赤道原則——銀行的綠色宣言》,系統介紹赤道原則的基本理念,興業銀行采納赤道原則的戰略構想、實踐方式及成果以及具有針對性的詳實案例和外部評論。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興業銀行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與更多關注赤道銀行的利益相關者分享自身在履行對外承諾方面的實踐探索與心得,進一步傳播與弘揚“綠色金融”理念。該行還將在此份可持續發展報告的基礎上發布首份《赤道原則年度執行報告》,或將引發更多國外利益相關者對中國銀行業可持續發展以及綠色信貸的關注和興趣。
據了解,作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興業銀行對可持續金融的探索目前已全面覆蓋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綠色信貸、節能減排項目貸款、低碳產品等領域,除了嚴格對適用赤道原則的項目開展環境與社會風險盡職調查、審查和貸后管理外,該行已建立了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希望通過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標準、流程及措施的系統化,以一種“有益于”環境與社會的方式來發展融資業務,并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指導業務拓展,追求經濟效益與社會責任的并行并重。
應當說,從在國內率先開發節能減排項目貸款到成為中國首家赤道銀行;從關注環境與社會風險上升到以多種方式探索構建人與自然、環境、社會和諧共處的良好關系,推動銀行踐行社會責任的公司治理方針;從內部加強環境與社會風險管理能力建設到幫助更多金融同業、企業探索可持續發展,實現共贏;從對未達到環保要求的項目采取“一票否決”制,嚴格執行綠色信貸標準,到走出國門,推動新興市場國家銀行的可持續發展,興業銀行在可持續金融方面的努力與實踐已實現了“經營實踐的探索向公司治理的共識、被動接受約束向主動尋求機會、單一金融產品推廣向可持續商業模式與業務流程全面再造”三大轉變,并通過逐步優化的內部治理環境和諸多社會正面效應得到印證。2010年2月,興業銀行榮獲我國環境領域最高社會性獎項——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成為迄今唯一一家榮膺該榮譽的金融機構。
正如年初《紐約時報》所評論的,“中國正在引領綠色革命”。隨著以“推進低碳經濟發展、大力促進經濟轉型與產業優化升級”的重要國策的進一步確立,可持續發展必將越來越受重視。金融是經濟的中心,以興業銀行為代表的“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履行模式,將不斷推進中國銀行業形成與國際競爭格局相呼應、與中國金融改革相協調、與商業銀行發展戰略相結合的社會責任體系,并以此帶動提升中國綠色革命的廣度與效能。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胡美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