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近年來,江蘇盱眙縣明祖陵鎮把大力發展龍蝦產業作為增強全鎮綜合實力的第一引擎,通過建立基地、科技扶持、發展配套產業等措施,走出了一條以創業帶動就業、以就業促進增收的富民強鎮新路。截至2009年底,該鎮龍蝦養殖達1.8萬畝,為2500多名勞動力解決了就業問題,全年實現產殖1280萬元,人均高達400余元。
加強基地建設,為龍蝦產業發展的提供先決條件。該鎮北臨洪澤湖,南接陡湖,淮河從東面穿境而過。過去十年九澇,農民苦不堪言。針對這一特殊情況,近年來該鎮因地制宜、化弊為利,大力發展龍蝦養殖業,取得了明顯成效。從2006年開始,該鎮對沿鎮域內的灘涂、水面,特別是低洼、低產、低效的“三低”田進行科學規劃,統一施工,改造成高標準的龍蝦養殖塘,投放優質的洪澤湖野生龍蝦苗,投喂來自洪澤湖的螺螄、野雜魚、水草等飼料進行人工養殖。去年,該鎮將南小尖灘涂、明祖陵圩等養殖基地擴展為千畝連片養殖基地,將原先5000畝的周湖圩養殖基地擴展到1.2萬畝。
進行技術扶持,著力提高龍蝦產業發展的技術含量和質量。結合省漁業科技示范戶工程,將養殖大戶和農技人員中培養6名技術指導員,常年奔波在養殖塘口和加工企業之間,免費為他們提供各種技術輔導和銷售信息。聘請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專家唐建清,中國藥科大學教授何執中等專家成立鎮龍蝦產業指導工作站,定期不定期為養殖加工業主提供技術輔導,并免費為專家們建設了試驗基地。去年,還通過與縣農廣校合作開辦培訓班,培訓技術骨干2000多名,組織500余名精英去湖北、安徽等地考察學習。通過這些方法,使當地龍蝦的附加值提高了40%,大大地養殖加工業主的經濟效益。去年,該鎮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王先偉還帶頭成立了紅四海龍蝦合作社,提供技術服務、銷售信息等。在王先偉的帶動下,該鎮先后成立了22家合作社。2009年,仁和農業開發公司開發的1.2萬畝的周湖圩養殖基地被命名為省龍蝦生態養殖基地,正在申報省級龍蝦生態產業園。
發展配套產業,為廣大群眾提供更多就業機會。隨著龍蝦的養殖、加工的不斷發展,給龍蝦產業的配套行業創造了發展機遇,提供了發展平臺。到目前,該鎮有2800人從事龍蝦產業的相關行業。其中,從事龍蝦的養殖、捕捉就有2000人,從事龍蝦販運的有300人,從事龍蝦加工的有100人,還有的從事龍蝦飼料的銷售、龍蝦藥品的銷售,網具防逃設施的銷售等等,為社會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有力地促進了三產服務業的發展。因為龍蝦,至少造就了明祖陵鎮居民騰永、姚青、王永等10多名新的百萬富翁,龔顯順等數名千萬富翁。到目前,在該鎮吃龍蝦飯、發龍蝦財的人正在日益增多。僅龍蝦產業這一項,去年就使該鎮人均增收400元,達到7225元。
來源: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記者 蔣愛中 通訊員 高玉飛 許丹) 編輯: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