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3月4日下午,位于晉江磁灶鎮的華泰集團生產車間爆發出陣陣歡呼聲,隨著首塊陶瓷太陽能板新鮮出爐,全球首條陶瓷太陽能板正式投產。“華泰終于朝自己的低碳夢想邁進了一大步。”公司董事長吳國良激動地說。
華泰原是磁灶鎮的一家傳統建筑陶瓷生產龍頭企業,近年來,產品利潤率卻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2009年年初,中科院陶瓷太陽能技術研發獲得突破,正尋找合作企業。華泰獲悉后,迅速組織人員與中科院接洽,并率先與中科院簽下協議。此舉使華泰成為全國第一家成功實現陶瓷太陽能工業化企業。
將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建筑陶瓷,用于太陽能制熱,這項技術全球第一。一簽下協議,華泰立即組織公司科研力量,進行技術對接。這種新型的陶瓷太陽能,比傳統的多晶硅太陽能成本低60%以上,不產生任何廢舊污染物,使用壽命特別長;而且,利潤是傳統建筑陶瓷的好幾倍。
更讓吳國良驚喜的是,華泰的新興陶瓷太陽能瓷片,被力邀在上海世博會材料館展出,是世博會材料館內唯一不收費的項目。
經歷了國際金融危機洗禮的晉江民營企業,在應對危機中已開始尋求更新的盈利模式和發展方式。華泰的陶瓷太陽能項目,正是眾多晉江民營轉投低碳產業的一個縮影。在國家一系列政策等刺激下,晉江的紡織、傘具等多個傳統制造業領域,已涌現出了一批低碳型企業。
在中國傘都晉江東石鎮,生產新型的環保型雨傘正在成為主流。集成傘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康樹清說,環保傘面布采用新型材料,燃燒時無毒,低排放,可降解,完全符合低碳要求,利潤率比傳統傘具高出60%。憑借低碳優勢,集成的雨傘類產品風靡日本和韓國。
紡織服裝領域,鳳竹、聯邦三禾等多家晉江紡織名企,在國內同行中扮演了低碳領軍者的角色。他們花費巨資購買高新設備,聘請高端人才進行一系列綠色環保產品的生產和監控;節約能源的同時也節省下了不菲的開支。
為了扶持晉江民企低碳轉型,去年晉江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對低碳示范企業和節能先進企業分別給予獎勵。
“低碳,正日益成為晉江民企的新選擇和晉江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一條新路子。”晉江市經濟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中國日報福建記者站(記者 胡美東) 福建日報 編輯:單萱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