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經過群眾48次執著舉報,位于義烏城區經發大道上的“玩吧”KTV終于因嚴重噪音擾民被關停。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參與處理該KTV事件的義烏市綜合執法、工商和文廣新局,卻受到市里的通報批評。
“老百姓為什么連續舉報48次?就是因為事情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義烏市紀委副書記胡愛芬說,“一個小小的噪音擾 民事件,三個部門都出手了,投訴是受理了,處理也處理了,但三個部門每次都是應付性處理,行政效率低下,這就是典型的行政‘慢作為’。”
這件事在義烏機關干部中引起了強烈反響。許多人表示,這回市里處理“慢作為”,動了真格。
為改進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優化服務環境,3月初,義烏市委、市政府出臺了《治理行政“慢作為”暫行辦法》,開展“創新創優,提質提效”主題實踐活動,列出干部隊伍“慢作為”的表現形式和處罰辦法,治庸治懶。金華市委常委、義烏市委書記黃志平說,義烏當前正處于加快轉型升級、搶抓金融危機后新一輪發展的關鍵期,加強機關效能和執行力建設,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創新創優、提質提效”,有利于再創發展新優勢。
義烏市這次列出了十種“慢作為”表現,包括對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機關的會議決定事項、文件明確事項、領導批示交辦事項久拖不辦,沒有回音,或“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搞變相執行、有選擇執行等。按照辦法規定,對“慢作為”的當事人,首次“慢作為”的,給予誡勉談話,責成其向服務對象道歉,同時取消責任當事人當年度評優評先資格,年度內兩次以上(含兩次)“慢作為”的,從重處理;對單位年度內三人次以上(含三次)“慢作為”的,給予該單位全市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對屬單位行為造成“慢作為”的,給予該單位全市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領導責任。
義烏市自“創新創優、提質提效”主題實踐活動以來,開展了多次“治庸治懶”專項檢查,現已有36位機關干部分別受到扣發獎金、調離崗位、通報批評、行政撤職等處罰。義烏市許多機關干部表示:決不讓工作事項在我這里延誤,決不讓工作誤差在我這里發生,決不讓基層群眾在我這里受冷遇,決不讓不良風氣在我這里出現,決不讓義烏形象在我這里受損。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