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歐盟濱海產業共生項目”啟動儀式暨天津泰達低碳經濟促進中心成立大會在開發區萬麗泰達酒店舉行。濱海新區區委常委、開發區管委會黨組書記、管委會主任何樹山會見歐盟駐華代表處公使級參贊Johan Cauwenbergh等與會嘉賓,并共同出席會議。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軍主持會議。
濱海新區區委常委、開發區管委會黨組書記、管委會主任何樹山講話。
中國日報網消息
:3月23日,總預算185萬歐元,由歐盟援助資金148萬歐元的Switch Asia項目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TEDA)成功啟動。同時致力于推動國內外交流合作,完成國際項目實施的天津泰達(TEDA)低碳經濟促進中心正式成立。
“去年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總產值達到4200多億元,今年我們的目標是突破5000億元。我們在注重經濟發展的同時重視低碳環保產業的發展,我們目前單位水平GDP能耗占到全國平均水平的1/6,占全球平均水平的1/2。此次歐盟濱海產業共生項目和低碳經濟促進中心的掛牌推動開發區低碳環保,節能經濟的發展進入了新的領域。”天津開發區管委會主任何樹山在會議現場介紹。
“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一直注重環保節能產業的發展,我們自認為有這種責任開創環保經濟發展的新模式,追求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的統一。開發區愿意致力于低碳經濟、產業共生項目等與國際的合作。如果這些合作項目實施的好,不僅會為天津開發區、濱海新區產業提供實實在在的利益,而且可以利用這些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示范模式推動我國產業發展。”天津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張軍在儀式現場介紹。
天津濱海新區發改委主任楊振江在會議現場也表示,低碳經濟的發展將納入天津濱海新區十二五發展規劃,乃至十三五、十四五一直發展下去。
產業共生即某個領域內相互關聯的企業在一定區域內聚集,上游企業的生產副產品可以作為下游企業的生產原材料,從而形成投入產出的關聯體。此次啟動的濱海新產業共生項目為期四年,全稱是歐盟“亞洲可持續生產與消費基金項目”(英文名稱為:Switch Asia)——濱海新區產業共生及環境管理系統建設項目,這也是自2002年設立Switch Asia援助項目以來,第一個由中方機構作為主申請單位獲批項目。
英國國家共生項目實施機構負責人Peter Laybourn向中國日報記者介紹,該項目是歐盟一個具有高度競爭力的援助資金項目,歐盟濱海新區產業共生項目成功獲批經過了嚴格的遴選過程。
歐盟駐華代表處公使級參贊Johan Cauwenbergh補充介紹說:Switch Asian項目的申請競爭的確很激烈,中國同時有13個申請人,最后是三選一。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能夠獲批是經過了嚴格篩選的。我們有五個評價標準,首先是申請方的管理能力,因為這個項目的運作需要與多方合作,涉及技術、資金等多個方面。因為項目的運行主要是歐盟出資金,歐盟的納稅人需要知道他們錢投資的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