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25日上午,“臺灣民間信仰陳列室”在廈門大學人類博物館揭牌。
此次展出的130余尊臺灣民間神像、佛像,是2008年11月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館長陳支平在臺灣學術交流時發現的,經收藏者新竹縣林新來先生慨允,運回廈門,經過半年多的籌備,昨日正式揭牌供社會各界觀覽。這批神像、佛像種類甚多,極具歷史與文化價值。其中一尊一米多高的軟身媽祖像,在現今閩臺兩地較為罕見;有些神像,如齊天大圣、天蓬元帥等,也是大陸地區難得一見的珍品。
明清以來,隨著福建居民遷移臺灣,民間信仰及大量神像、佛像,也隨著移民浪潮遷往臺灣,成為當今臺灣民間信仰的重要組成部分。陳支平館長表示,兩岸民間信仰研究屬于文緣,是福建與臺灣五緣關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省文史研究專家洪卜仁先生介紹說,這些珍貴的神像中,相當一部分是早年從福建由移民請入臺灣的,比如部分神像使用的漆線雕工藝,獨具閩南特色。
在隨后舉行的學術座談會上,數十位專家、學者對“臺灣民間信仰陳列室”的發展表示高度期待,并認為部分神像、佛像的藝術形式源自閩南,又兼有臺灣本地特色,是研究兩岸文化淵源,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
來源:福建日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