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陜西頻道3月26日電(吳武權 劉家海)3月24日下午,丹鳳縣委副書記楊新友在該縣花瓶鄉救災現場說,縣電力部門在救災中反映靈敏,行動迅速,措施具體,效果顯著,縣級各有關部門要向電力部門學習,爭分奪秒,奪取救災工作的勝利。
3月22日的冰雪災情發生后,商洛供電局丹鳳分局立即調兵譴將,由局長謝天運,副局長郭肖輝和主任工程師白勇分別率領三個抗災工作奔赴災區進行查災,經現場排查,該縣鐵峪鋪、武關、竹林關、寺坪、資峪、月日等6個供電所轄區內的鄉鎮為重災區,其中35KV竹林關、寺坪兩所變電站停運,配變停運212臺;10KV線路斷桿130基,斷線23.48公里,損壞配變2臺;0.4KV線路斷桿353基,斷線73.1公里,直接經濟損失達700余萬元。
從23日凌晨到24日晚8時,局領導馬不停蹄跑遍了重災區的溝溝岔岔,局長謝天運拖著一身泥水爬上海拔千米的高山,向正在搶修110千伏線路供電局總工程師溫智平匯報救災情況。緊接著他陪同縣委副書記楊新友行程300多公里,深入到鐵峪鋪、花坪、東嶺、竹林關、土門等五個鄉鎮,現場指揮救災。楊書記對各鄉鎮負責人說,恢復供電事關重大,各鄉鎮要全力配合,要人給人,要物給物。謝局長在給鐵峪鋪、武關、竹林關三個供所長下了死命令,25日晚6時前,轄區內的6個鄉鎮政府所在地必須恢復供電。東嶺鄉大桑園溫棚肉雞養殖戶王漢江正在因斷電棚內10萬只雞看不見吃食而發愁,很快就盼來了搶修線路的電工。商界高速公路竹林關段20多公里的信號和隧道照明用電,在28名電力搶修隊伍的奮戰下于24日下午5時20分恢復,確保了過往車輛的安全運行。
竹林關鎮洼口村支書劉祥治說,他們村兩根高壓線桿和30多根低壓線電倒斷,斷線15公里,他已動員村內勞力主動配合電工抓緊時間進行搶修。
在竹林關災區搶修工地,謝天運局長告誡所長王軍說:“把員工的生活安排好,不要讓大家餓著肚子干。越是忙碌,越是緊急,越要注意安全,特別是把義務搶修線路群眾的安全放在首位。”
截止24日晚8時,該縣除寺坪變電站尚未恢復運行,轄區內三個鄉鎮未恢復供電外,其它19個鄉鎮所在地都恢復了供電,重災區的低壓入戶線路仍在緊急搶修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