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面坑洼、道路擁堵、停車難讓前往祭祀的市民很頭痛
文明沈陽行
文明祭祀行動之一
這個雙休日,沈陽出現了第一次祭祀高峰,兩天人數近100萬,比去年同期多出近40萬人。3月27日祭祀人數達近40萬人,28日為近60萬人。從人流車流密集程度時段來看,早晨8時前來祭祀的占全天人數的一半以上,而往年8時前人數較少。選擇錯峰祭祀的群眾呈逐年上升的趨勢。
95%以上市民
用鮮花祭祀
沈陽市的殯儀館、墓園、紀念林、殯葬用車調度中心秩序井然,所有墓園和殯儀館都提供掃墓用具以及描碑的毛筆和油漆,還準備了大量鮮花,開展鮮花換燒紙活動。95%以上的市民都采取鮮花祭祀。每天都有市民向殯儀館和墓園打電話要求代理祭祀。十家殯儀館均延時服務,市民只要提前預約時間,24小時隨時可以來取骨灰盒。沈陽殯葬網的點擊量驟然上升,近15萬人在網上公祭堂留言,每天都有幾十個新增的網上公祭堂。
停車場、坑洼路
叫人愁
陡然增加的祭祀人群無疑給交通、停車帶來了巨大壓力,祭祀者抱怨最多的就是馬路坑洼、塞車和停車場秩序混亂。司機希望停車場增派執勤人員及時疏導車輛,并制止不守規矩的行為。
去往祭祀場所的道路塞車已經是慣例,今年又增加了特殊原因,就是路面坑洼的問題。市民普遍反映去往“回龍崗”和“文官屯”的路最難走,不但道路狹窄,而且到處坑洼,“現在祭祀的人數還不是最多的,到了清明那幾天,就這路況還不得堵死!”開車人希望能在一周內把坑洼道路進行臨時填補。
祭品掰碎、刷漆
只為防偷
通往各祭祀場所的沿途依然有攤販出售燒紙,有的甚至明晃晃地擺出來。為了防止祭品被偷,各個墓園都加派了保安人員加強巡視,可是有的小賊實在手快,把花束、水果等物品“順”走,拿到外面倒手賣掉。為了防止祭品被偷,許多人不得已想了點“歪”招,祭拜結束后,有的把祭品涂上油漆,有的干脆把饅頭掰開,把鮮花撕碎。
本報記者 高曉紅
實習生 白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