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清明小長假里,上海動物園“世博熊貓館”里游人如織。這可忙壞了來自四川中國保護大熊貓研究中心的李果、徐婭琳、楊杰和肖永麗4名飼養員。為了平衡展館人流量,他們將5只熊貓引到室外展館“放風”、留4只在室內玻璃房玩滑梯,還有1只“鬧情緒”的則只能留在臥室“暫不見客”。迎接世博會期間,10只“國寶”變成世博明星,自詡“沉默工作者”的飼養員們也成為不折不扣的“世博接待員”。
今年1月5日,10只熊貓寶寶作為世博會期間的“貴客”光臨上海。3個月來,4位隨行飼養員一直盡心盡力照顧著它們。在飼養員眼里,動物都是不會說話的小娃兒。“選擇這份寂寞的職業,只是因為喜歡動物。”飼養員中最年長的徐婭琳告訴記者,他們4個在大學里學的都是動物科學、野生動物保護等專業,工作中一邊飼養一邊搞科研,多年來體會到無窮樂趣。
隨著世博會的臨近,飼養員們的工作方式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除了日常照顧熊貓生活起居之外,還要參與“世博接待點”工作。近一個月來,他們接待了50余名外國領事團成員參觀熊貓,參與“熊貓奧秘大探索”科普活動,還將配合熊貓攝影比賽工作,并與有關部門洽談團隊接待事宜等。李果打趣說:“我們最近見過的人比以前在研究中心1年見到的還多,預計世博會期間,熊貓娃兒見到的游客也會比其他熊貓一生中見到的還多。”
“接待工作壓力不小,我們最擔心的有兩件事,”李果說,第一個擔心是夏季如何展出熊貓。由于熊貓怕熱不怕冷,氣溫20攝氏度以上就不適合長時間在室外活動。眼看天氣漸漸回暖,飼養員們正和園方制訂方案,準備在室外展區增設一些避暑設施,保證熊貓身體健康的同時,也爭取讓世博游客大飽眼福,看到熊貓在室外盡情玩耍的場景。
第二個擔心是如何實行“隔離飼養操作”。熊貓寶寶到滬后,平均每天增重50克,最重的“韻韻”已超過60公斤。它們的體重和力氣都迅速增長,獸性也愈發明顯,飼養員每天直接進入展區喂食、打掃顯然已不適合。但如何讓游客像往常一樣每天欣賞到10只熊貓排排坐、等著飼養員喂牛奶的有趣場景?李果他們想出折中辦法,首先避免人和熊貓同處一室,飼養員先把食物分批放進展區,再逐個引熊貓出來吃食,工作量雖有所增加,但游客可以觀賞到熊貓用餐的有趣場面。
這些日子來,4個年輕人都很想念四川老家,還不滿30歲的楊杰說:“我們和熊貓寶寶一樣,已漸漸習慣、深深喜歡上上海這座熱情友好的世博城市。”
來源:解放日報 編輯:馬原 柏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