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1日,中國美術學院的大學生們捧著小花,手拉著手,為在玉樹地震中死難的同胞祈福。

4月21日上午,杭州涌金門社區96歲的劉杏琴老奶奶和鄰居一起合掌默哀,悼念在青海玉樹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本報記者 黃曙林攝
昨天(21日),是一個悲痛的日子。浙江大地,心向玉樹。
地震摧毀了我們的家園,震痛了我們的心靈,但不能擊垮我們鋼鐵般的意志。過去的7天,浙江人民和玉樹災區心連在了一起。
多難興邦。我們愈發相信,唯有團結的民族,才可以在錘煉中更加堅強。逝者安息,生者堅強,這是我們和玉樹人的共同約定。讓時間在今天化作另一個起點——
讓今天,成為復蘇的開始。
機關干部集體默哀
上午10時,省公安廳從廳領導到普通機關民警,早早整齊著裝,靜靜地聚集到機關大院的空地上,一起向青海玉樹地震死難同胞默哀3分鐘。今天,全省各地公安機關也分別以各種形式舉行哀悼活動。
省司法廳機關干部一致起立向青海玉樹地震死難同胞默哀。一個上午,廳機關干部就已向災區捐款3萬多元。
省婦聯機關干部職工,懷著無比沉痛的心情,與全國人民一起默哀3分鐘,深切哀悼玉樹地震的遇難同胞,愿逝者安息,生者堅強。省婦聯門戶網站變成灰色,以示哀悼。
省總工會在機關舉行了哀悼儀式,集體默哀3分鐘,向青海玉樹地震中遇難同胞表達深切哀悼。有關負責人表示,要用捐款捐物等多種形式支援玉樹災區的重建工作。
軍營肅穆集體悼念
今天上午,在省軍區部隊營區,從機關到基層,官兵們通過默哀活動,悼念在玉樹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在溫州軍分區默哀現場,官兵們集體脫帽默哀3分鐘。政委郭登明深有感觸地說:“災難無情,人間有愛,我們沉痛悼念在地震中遇難的同胞,也為受災的群眾祈福。”
今日7時49分,省武警總隊直屬支隊450名官兵集體默哀三分鐘,悼念在玉樹地震中遇難的同胞。
下午15時,在省武警邊防總隊機關大樓里,近百名官兵肅立,哀樂聲中脫帽默哀3分鐘。此時,正在海上執勤的溫州邊防支隊官兵和漁民一起,手拿菊花在船上集體默哀,并把菊花撒入大海,寄托對地震中遇難同胞的哀思。
愛心城市情系玉樹
在寧波,今天人們用各種形式表達著哀思:海曙白云小區居民在社區論壇上開展網上祈福活動;太平鳥集團的數百名員工點起了蠟燭為災區祈福;北侖港區眾多靠泊船只鳴響了汽笛……
中午時分,在寧波大學,一場由80多名青海籍學生發起的祈福會正在進行。眾多學生從校園各處聚集到食堂前的小廣場上,一起默默為災區祈禱。突然有人喊響了口號:“玉樹不哭,我們在一起,玉樹挺住,我們與你同在!”剎那間,堅強的口號響徹了校園。
寧大生命學院07級學生詹江雪是一個從小在玉樹結古鎮長大的青海姑娘。她說,玉樹曾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方,如今卻被地震無情地摧毀了,她很難過。
獻束菊花為災區祈福
上午9點整,在鹿城區行政中心內,300多名機關黨員干部為在玉樹地震中罹難的同胞集體默哀,為災區人民祈福。
溫州大學城市學院發起了名為“獻一束黃菊,為災區同胞祈福”的悼念活動。一面白色的悼念墻豎立在校園之中,墻上兩顆用菊花組成的愛心緊緊相依。
前來悼念的學生手上系上了寓意祈禱與希望的黃絲帶,并在悼念墻上留下鼓勵和祝福的話語。
今天,溫州市2000余家娛樂活動經營部門,涉及電影、電子游戲、歌舞娛樂演出場所和網吧等,停止所有公共娛樂活動,以“靜默”向玉樹震區遇難同胞致以哀思和悼念。
網民黑白頭像致哀
上午,金華市赤松小學594名師生整整齊齊地站在操場上,以降半旗的方式來悼念災區的死難同胞。孩子們特別莊嚴肅穆,看著升上去的五星紅旗緩緩降下,并為遇難的同胞們默哀三分鐘。
就在今天早上,記者發現,不少年輕金華網民已經主動將QQ、MSN頭像改為黑白色。金華新聞網還專門制作了網頁“全國哀悼日,讓我們一起為玉樹遇難同胞舉哀”,供網友們紀念。
祝福卡上寄哀思
在嘉興市實驗小學,一張張精心剪成愛心形狀的心愿卡,被一雙雙虔誠的小手莊重地貼到了用大黑板做的祈福心愿墻上。“我在嘉興為你們祝福!”“愿這次的災難過后,你們能擁有最耀眼的太陽!”……
在4張大幅白紙上畫了點燃的蠟燭,在“愿紙鶴帶去我們的牽掛”這個背景下,同濟大學浙江學院各個專業的200名學生代表把寫有自己心愿的彩色小紙片貼在這些白紙上。隨后關掉教室里的燈,20支蠟燭在學生的掌心中閃亮,所有與會學生低頭默哀。
牽掛玉樹的兄弟
上午8點不到,記者沿著市區主要街道緩慢行車,發現不少機關和企事業單位,都已降半旗志哀。
魯迅電影城一樓入口處,豎著一塊告示牌,上面寫著“電影停映一天,請觀眾諒解”的字樣。一些游戲廳、KTV場所,也是大門緊鎖,門口的電子屏幕,也不見了往日色彩艷麗的動畫畫面和勁爆的音樂。
許多紹興市民,在哀悼日里,掀起了一股愛心熱潮。在捐款時,大多沒有留下自己的名字。今天上午,一位85歲的老人到紅十字會捐了2萬元。老人最后沒有留下自己的姓名,只說自己是“牽掛玉樹的紹興兄弟”。
候車室里的默哀儀式
今天,衢州各地學校、車站、政府、企業、部門紛紛降下半旗向玉樹地震遇難同胞致哀。
在開化縣長途汽車站的候車大廳里,候車旅客的眼睛始終沒有離開過電視直播畫面,玉樹地震災區同胞的生活狀況、部隊的救援進展情況牽動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
上午10時,各電視臺實時播放了青海省向玉樹地震遇難同胞默哀活動。隨著警報聲響起,汽車站全體工作人員與候車室里的乘客都不約而同地站起來,肅立默哀3分鐘,并自發組織起來為玉樹災區捐款捐物,現場募集愛心款2000多元。
在城關鎮城北社區活動室里,3分鐘默哀后,社區干部和小區居民們緊挨在一起,觀看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關于玉樹救災的新聞報道。
霧鎖島城寄哀思
今天上午,濃霧籠罩舟山各個島嶼,昔日喧鬧的島城一下子變得有些沉寂。
上午7時50分,兩輛校車陸續駛進定海明珠學校。
8時整,當國旗從旗桿頂部緩緩下降,一位老師肅立在學生身后,眉頭緊鎖,神情凝重而復雜……
這位老師叫陳曉燕,四川遂寧人。汶川地震中,她家變成了危房,她的朋友被埋進廢墟。“2008年5月,我們學校也舉行過下半旗志哀儀式,是為了悼念我家鄉的遇難同胞。很多孩子都哭了,我也哭了。”陳曉燕說,這次的感覺跟上次一樣,就好像是自己的親人過世,有一種說不上來的揪心的難受,“剛才下半旗的時候,我眼前盡是電視上那些救災的畫面。同是華夏兒女,我們在一起為死難者祈福,更要給生者以安慰和支持,共同化悲痛為力量。”
海港船只拉響鳴笛
今天上午10時,防空警報拉響,汽車喇叭、漁船笛聲在臺州上空久久回蕩。在臺州市政府廣場上,機關干部和從四面八方趕來的群眾自動列隊默哀。
在椒江市區的海門港碼頭,所有停泊的船只均拉響了長長的鳴笛聲。椒江海義漁業公司的漁民自發地在漁船上對玉樹災區遇難同胞進行了哀悼儀式,默哀結束后,漁民們一起高喊:“玉樹不哭,玉樹加油”。船老大林志方說:“每一次災難都會讓我們中華民族更加團結。”
11個民族少年的哀思
今天,云和縣霧溪畬族鄉中心小學11個民族的學生,紛紛以各自的方式哀悼玉樹地震中的遇難同胞。
來自云南的佤族小朋友葉奇妹,特意穿上了民族服飾,和同學們一起將花瓣撒向了學校邊上的小河和山谷里。葉奇妹說,在他們的家鄉,向河里山里撒花瓣,就是寄去對逝者的哀思,讓逝者安息。
苗族學生楊輝菊這兩天折了很多的小紙船,今天一大早,她就來到小河邊,在紙船上插上了蠟燭,點燃后,沿著河流漂流而下。楊輝菊說,父親告訴過她,給紙船點上蠟燭,就能為逝者照亮前面的路,不僅寄去哀思,還會載去祝福。
漢族小朋友葉麗君寫下了稚嫩的詩行:“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的心,永遠會和你們在一起……”
晚上7時,全校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11個民族的孩子用11根蠟燭在操場上點出了一個心型,雙手合胸,在千里之外為玉樹祈福。
在哀悼中尋找向上的力量
清晨中,當五星紅旗在激昂的國歌聲中升至頂端又緩緩下降時,晨風輕拂下的天安門廣場一片寂靜。
那一刻,請相信,祖國的心臟一定與遙遠的高山雪蓮連在了一起,13億人民與受難同胞同在。
災難引人大慟。我們以最莊嚴的方式舉國哀悼,去告慰逝者的英靈。我們更要在低下頭顱,降下鮮紅國旗的靜默中,去汲取逝者的精神,珍惜災難的啟示,讓生者更有力地前行!
讓我們在哀悼中銘記,生命是如此珍貴!四千米的高原,生命可以如風般消失無影,也可以在廢墟和瓦礫中演繹驚人奇跡,100小時,130小時,生命的極限不斷被突破。在這種悲痛與驚喜的糾結中,我們才如此真切地體悟到生命的珍貴。所有的生者,珍惜生命吧,珍惜今天的生活吧!
讓我們在哀悼中銘記,地震中逝者的精神和生者的頑強與無私!你看看純樸的玉樹人吧,他們雖臨難,卻不是弱者。他們即便住進了帳篷,也不忘將酥油茶倒給遠方的客人,并熱情地執手相問。他們是弱者嗎?這是多么驚人的一種精神召喚!自然可以很強大,但精神和意志不屈!
讓我們在哀悼中銘記,在發現生者、拯救生者過程中,我們每個人所迸出的大愛力量!深圳街頭的賣藝老人劉玉池顫巍巍地捐出50元;杭州56歲的殘疾人“無名氏”捐出16萬存款中的10萬;聽聽那些操著各地口音的子弟兵們,救出生者時發出的歡呼,是多么質樸和純真。我們冷漠嗎?我們缺少愛心嗎?請不要被世俗的庸常生活遮住了眼,請不要在此刻吝嗇贊美自己,請相信,我們每個人原本可以這樣高尚!
在哀悼中,讓我們分擔同胞的悲傷,讓我們的靈魂滌蕩,讓我們的精神升華,在災難中尋找到向上的力量,凝聚成民族不倒的神祗。災難過后,我們一定能擁抱燦爛的陽光!
來源:浙江日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