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開工建設,1998年因資金鏈條斷裂,原本是規劃中的樂山第一家四星級酒店的“四川樂山大酒店”停工至今達12年之久。由于其處于大佛景區的地理位置特殊,已然成為爛尾樓的酒店引來不少質疑。前日,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稱,“爛尾樓對景區是有一定的影響,但到底是搬遷還是就地拆掉或者重新投入使用,均需要根據景區規劃來對照實施。”
現狀:
“四星級大酒店”里養雞種菜
昨日下午,位于樂山中心城區烏尤壩2號,前往烏尤寺正門途中必經的停車場旁邊,一幢裸露著水泥鋼筋和紅磚外墻的建筑矗立在路邊,從已變色的建筑外貌不難看出,該樓已閑置了不少年。這就是曾經預算投資6000萬元,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規劃的樂山第一家四星級酒店—————“四川樂山大酒店”。
走進圍墻,整個建筑內部框架完整,雖然只是無數的“骨架”,但能輕易分辨出大堂、停車場、住宿區等功能區域。附近空地上種滿了蔬菜,建筑物內更是雞成群。在整個建筑底層的西北角,還搭著一間簡易起居室。住在這里的李逢年大爺今年已70歲,3年前被建筑方請來看守財產。
原因:
資金鏈條斷裂導致停工
據當年負責承建酒店的公司———樂山華西建筑有限公司負責人徐永亮透露,該酒店1994年開始修建,由于后期資金不到位,開工不久就停止了修建。“到現在,我們建筑方都還有工程款未拿到。”徐永亮說,無奈之下公司十多年來一直找人看守著工地財產。
據大渡河造林局當初負責酒店建設的籌備處處長、現為大渡河造林局峨眉中心林木種子園書記的陸強介紹,1993年,四川省大渡河木材水運局(即現在的大渡河造林局)、福建外貿中心酒店、香港泰峰企業公司三方達成一致,簽署投資合同。1994年,投資方到位前期資金400余萬元,酒店工地開始建設。由于主動招商和資金的困難,當年的水運局便以自己的20畝土地入股,占30%的股份。在遭遇1997年的金融危機后,原本預算6000萬元的四星級“四川樂山大酒店”因資金鏈條斷裂于1998年停工,從此成了“爛尾樓”。
如今,原來的“四川樂山大酒店”籌備處人員已經解散,但“四川樂山大酒店”籌備處的機構至今還在,十多年來的繼續招商和籌備等事宜,落在了陸強一人身上。陸強說,酒店停工12年來,前后不下200個單位和老板來酒店工地考察過,“可到今天,也沒有談成招商的協議。”
未來:
地處核心景區 按規劃實施
峨眉山———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規劃建設局一負責人表示,“四川樂山大酒店”所處的烏尤壩為大佛景區的核心區,2007年3月編制的《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在“典型景觀規劃”中明確指出:面積1.48平方公里的大佛片區為景區的核心區,“在烏尤壩設景區游人中心,烏尤壩現有的居民、單位、車渡碼頭等對景區保護不利的建筑設施應搬遷出景區,恢復為以自然風景為主的游覽區。”
“這幢爛尾樓對景區是有一定影響,但到底是搬遷還是就地拆掉或者重新投入使用,現在不好說。”該負責人同時表示,是先有的這個賓館,后有的總體規劃,至于下一步究竟該如何處置這幢爛尾樓需要等詳細的規劃出臺后再來實施。 記者 楊興群
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