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5月6日,廣州亞組委宣布:按照綜合性運動會辦賽慣例,今年5月至9月將舉辦39項“活力廣州”系列賽。其中,34項是廣州亞運會項目賽事(含佛山、東莞2項賽事),5項是廣州亞殘運會項目賽事。沒有列入“活力廣州”系列賽的項目和場館,都將在亞運會賽前進行場館內部試運行。
亞組委競賽部常務副部長李曉峰表示,“活力廣州”系列賽全部利用省市及社會團體申辦比賽的賽源。在賽事規格上,省內賽事占了60%,國內賽事占30%,亞洲及以上賽事占10%;在規模上,以省、市內舉辦的邀請賽、調賽為主,錦標賽和公開賽較少;在測試內容上,專項測試占85%,綜合性測試占15%。
“活力廣州”系列賽采用與亞運會、亞殘運會相同的組織運行模式,即“以競賽為核心,以場館為單元,以屬地政府為保障”的場館化運作機制。“活力廣州”系列賽在亞組委統一領導下,由亞組委競賽部負責總牽頭,亞組委各職能部門積極參與,場館團隊負責具體組織運行工作。組委會將利用舉辦系列賽的機會,進行亞運會國內技術官員的選拔及培訓工作,以及項目宣傳推廣活動。
李曉峰介紹,“活力廣州”系列賽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貫徹節儉辦亞、廉潔辦亞原則及“不把測試賽辦成第二個亞運會”的要求,不追求賽事規模、不追求比賽規格、不追求測試的轟動效應。第二,突出測試重點,重點測試與競賽密切聯動、關系競賽組織成敗的關鍵環節,其他可通過內部演練達到目的的一般不作全方位的測試運轉。第三,充分利用省、市體育系統賽源進行測試,由場館團隊負責具體實施,以此達到鍛煉和提高場館團隊組織、協調和指揮能力,特別是處理突發問題的應變能力等。
“活力廣州”系列賽包括以下競賽項目:空手道、飛碟、軟式網球、柔道、足球、現代五項、藤球、賽艇、橄欖球、沙灘排球、皮劃艇靜水、拳擊、舉重、游泳、輪滑、皮劃艇激流回旋、排球、壘球、籃球、板球、壁球、場地自行車、臺球、山地自行車、水球、馬術、高爾夫球、體操、武術、國際象棋、龍舟、跆拳道、卡巴迪、保齡球、盲人門球、輪椅網球、硬地滾球、輪椅籃球、殘疾人乒乓球。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實習記者 沈舒慧)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