躊躇滿志,“牛霸王”心中的“魚米之鄉”
天成牧業有限公司現有肉牛300余頭,包括西門塔爾、夏洛萊、魯西黃牛等多種優質品種。“我們還在考察更多的新的優質肉牛,到本月底我們的入欄量將達到飽和為850頭,最終的養殖規模將達到2500至3000頭。”
談及公司的持續發展,劉杰滿懷信心:“一方面,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科學養牛,真真正正的把肉牛養殖這個產業做強做大。這當中我們將引進一大批的具有專業養殖知識的技術人員以及大學生幫助指導正確養牛。同時還要進一步完善各項養殖設施,保證在養殖過程中達到投入與收益的最好結合點,不僅要使牛上膘快,還要使牛的品相好、肉質佳。我們現有專職的養殖工人26人,都是來自周邊村莊的養牛老戶,他們都有豐富的養牛經驗。下一步我們將加大科學技術方面的投入,運用先進的科學養牛方法促進養牛產業的快速發展,而不僅僅停留在傳統的舊的養殖方法上。”此外,對于養牛過程中帶來的副產品加工,劉杰也有他自己的想法:“我們可以從附近的耕地農戶手中籌集到大量的秸稈作為飼料,不僅可以有效利用這些容易被人拋棄的資源,而且經過加工這還可以作為很好的飼料來養牛,同時利用牛糞養魚,生產沼氣都是很好的資源循環。按照現有的沼氣設備來講,一個發酵池就足夠我們公司內部的供暖供電使用,而另外一個的發酵池我打算修建一條輸氣管道,通到村里邊免費讓鄉親們使用。”劉杰指著不遠處的村莊說,“鄉親們那么的支持我、幫助我,說什么我也不能忘了他們呀!我還想在完全掌握這些肉牛的養殖方法后,發動鄉親們一塊來養牛。我可以給他們提供小牛和養殖的技術,讓村里面的剩余勞動力自己在家里面養,最后統一銷售。讓家家有錢賺,人人能致富。”
對于公司未來的發展規劃,這位“牛霸王”躊躇滿志,他說:“家鄉有這么多閑置的土地和勞動力,他們勤勞善良又能吃苦,我想帶領他們共同致富。再加上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鼓勵我創業,我打算運用好現有的各項資源,建設我們塌陷區上的‘魚米之鄉’。麥季結束以后,公司西邊的農場就要開始建設了,按照計劃我們將在這里種植400余畝的百果園,樹苗都已經與陜西方面的廠商聯系好了,明年春上就能種植,兩年后就能掛果,這些品種都是我精挑細選的,有些還是剛剛培育出來的新品種,市面上還沒有呢!”說到這里,劉杰自豪的笑了起來。“此外,公司北邊的牧場開發也在接下來的規劃之中,近千畝的牧場建成以后,不僅能夠供給公司養殖用的飼料,還能夠發展更好的放牧養殖,開發更高層次的養殖模式以適應不同層次的需求,而不僅僅是傳統的圈養。”
提起劉杰心中的“魚米之鄉”,他說:“養牛是總體發展的第一步,目前來看已經比較成熟了,魚塘養殖規模基本已經形成,下一步的項目拓展就是集中在家禽,雞、鴨、鵝等上面,養殖品種不僅會更全,規模也會更大,現在的養雞場我還要進行擴建改造。家畜養殖方面還有其他的像羊、驢之類,我們正在小范圍的嘗試。此外,農家樂度假飯店也是必不可少的,將來開發生態旅游,不僅要讓游客們有玩的看的,還要有好吃的住的,留住游客能創造更廣更大的產值。”
劉杰說,通過經常地關注國家相關方面信息,研究養殖方面的發展動態,他還打算明年利用村莊東頭廢棄的一座工廠,發展肉食品的深加工,從而帶動更多家鄉的人們參與致富的行列,把產業鏈做得更長,把效益開發的更深。據劉杰介紹,永城市相關部門也正在為公司尋求更多更廣闊的銷售渠道,制造更多的商機。
艱難困苦,玉汝以成。相信兩年后的塌陷區一定會蛻變成一座牛羊成群、瓜果飄香、旅客如織美麗富饒富有詩情畫意的“魚米之鄉”。
來源:中國日報河南記者站(記者 唐學波 實習生 衛明遠)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