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商的未來發展不僅需要實現轉型升級,軟實力的升級提升更是當務之急。在7月3日舉辦的2010浙商投資年會上,30余家浙商行業協會聯合發布《新浙商倡議書》,提出把以錢為本的理念轉型升級為以人為本,并向全球浙商發出創建“規則、誠信、文明、公德”的商業文明的呼喚。
“今天,我們匯集一起,在成就和多重挑戰和危機面前,我們追問在創造財富積累的傳奇后,我們能否繼續傳承、創造、完善將被歷史認可并濃墨記錄商業文化?……”經過30年的發展,浙商已經發展成為全國第一商幫,但是浙商的社會形象褒貶不一。由浙江省浙商資本投資促進會、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浙江省商業總會、浙江省經濟建設開發促進會等30余家行業協會的聯合發布得《新浙商倡議書》上,浙商對自己的未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商人之間的競爭和合作是取決于他內在的人文素質,《新浙商倡議書》里面特別強調了浙商自身素質的提高,我個人認為這個是說到點子上了。”浙江大學副校長羅衛東表示。
羅衛東認為,浙江商人尤其是溫州的商人對利益的敏感是空前的,但是這份敏感導致一個很嚴重的副作用,即過度重視短期經濟行為,不能在一個領域當中長期、積累性的形成競爭優勢。一方面和宏觀經濟政策有關,但另一方面是我們對利益的需求太過迫切,對利潤的超然的看法還沒有形成。
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龍永圖也表示,很多浙商起步前都是窮困潦倒,對金錢的渴求幾乎是歇斯底里。經過二三十年的打拼,他們現在的經濟規模、營利能力、控制能力都與創業初不可同日而語,所以只有提高自身素質、修養,把以錢為本的理念轉型升級為以人為本,浙商群體才能進一步做強、做精、做大。
業內人士也認為,浙商整體素質的提高還需長期的努力,也許需要不止一代人的努力。在倡議書上簽字的開元旅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陳妙林說,對于在座的有些中年企業家來說,除了自身做好楷模,還要教育接班人,在子女身上傳承吃苦尚儉、勤于動腦的浙商本色和關注民生的社會責任感。(完)
來源:新華網浙江頻道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