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加薪潮逼走外企是謠言 加薪工人歡喜老板坦然
    2010-07-12 17:23:50      來源:羊城晚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加薪潮逼走外企是謠言 加薪工人歡喜老板坦然

    加薪讓珠三角的外來工普遍受益

    珠三角加薪潮:三成老板主動讓利

    人力成本提升逼企業升級轉型,向高端產業進軍

    鏡頭一 漲工資工人喜出望外

    “我加薪了,幅度高達30%,從沒這樣爽過,簡直是破天荒,老板真好。”何國群,廣東連州人,在美的集團屬下的廚房電器生產部負責現場工藝,即專門指導新員工生產的高級工人。上月,他剛加了工資,目前月收入已超過3000元。

    說起加薪,何國群開心得合不攏嘴。據他說,這是他工作六年來加薪幅度最大的一次,一下子加了600元。不僅他加了薪,連老婆也加了薪,雖然加薪幅度沒他高,但也加了300多元。現在,他們一家子月收入超過5000元。何國群準備在順德供一套一廳兩房,名正言順地做一個順德人。

    何國群打電話問了幾十個老鄉,看他們加工資沒有。“80%都加工資了,最低的5%,加薪幅度最高的70%,是一個在順德家具廠干的老鄉,雕花很厲害,月工資超過5000元。”據說,家具廠老板還答應這位老鄉增加年終獎,包括加班費,估計年收入接近10萬元。

    “加薪也不是人人順利的。”何國群透露,也有老鄉一開始沒能加到工資,于是回廠跟老板吵,說老鄉們都加工資了,而且政府也調高了最低工資標準,如果不加薪,就辭職。老板迫于無奈,也就加了,但這種被迫式加薪,幅度一般很低,也就5%-10%左右。

    鏡頭二 減利潤老板憂心忡忡

    “政府的最低工資標準,根本無法實施,按此標準,根本找不到工人,而且最低工資標準一提高,聰明的工人馬上就吵著要加薪。今年工資這樣一漲,我的利潤肯定沒了10%。”在廣州東圃開服裝廠的林猛,為最近的“加薪潮”傷透了腦筋。

    林猛說,今年以來,工人的平均工資增加了30%多,其營業額才增加兩成不到,工資增幅已經超過營業額增幅。林猛為記者算了一筆賬:以前開一個口袋是一元幾角錢,上一個衣領不到2元,現在開口袋起碼2元,上一個衣領3元錢,如果加上車衣、上紐扣、燙衣服,以及管理員薪酬,一件衣服光是人力成本就要30多元,比以前增加了十多元。

    “這對于毛利率很低的服裝業來說,可不是小數目。”林猛說,他們的工人全部來自江西、湖南、湖北、四川等地,現在這些地方的制造業也慢慢上來,必須有一定誘惑力的工資才能吸引好的工人和服裝設計師到廣州干活。據悉,他們廠有一定技術的工人工資都在3000元以上,如果是設計師更是天文數字,動輒幾萬元,甚至是10萬元,而且還要每年給予一定幅度的加薪。

    “好在我們是自有品牌,走高檔路線,所以加這點工資,我們還能承受得了。”林猛說,如果是代工企業,麻煩就更大。

    東莞一家生產塑料的代工企業老總告訴記者:“最低工資提高對我們這樣的代工企業影響是相當大的。加薪之后,基本上侵蝕掉0.5%的利潤,而我們凈利潤只有1.5%。”據了解,這些代工企業如今絕大多數利潤率不超過10%,電子制造服務業平均毛利率自2006年的6.2%驟降到如今不足3%,而凈利潤則不到1%。

    調查 本土企業加薪更豪氣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這次“加薪潮”波及的企業超過六成。面對越來越嚴重的“用工荒”,將近70%的企業被迫或無奈地加薪,但也有近30%的企業是主動加薪。

    有一個現象頗耐人尋味:本土企業加薪主動性超過外企,自主品牌企業加薪幅度超過代工企業,內需型企業加薪風氣好于外向型企業,大集團出手比小企業闊綽。從地區分布來看,廣州本土企業加薪幅度相對較大,其次是佛山、中山、珠海,外資企業相對集中的東莞相對吝嗇,加薪幅度較低。

    為何“加薪風暴”也內外有別?中山市經信局的黃調研員一語中的,本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人才,他們更注重人文關懷,更看重未來的發展空間,所以有利于企業發展的,高薪也無所謂。不像一些代工企業,哪里便宜去哪里。

    近日,記者走訪美的,充分感覺到大集團的“大手筆”。記者了解到,美的工人的工資早就超過當地最低工資水平線,新員工也有1800元,熟練老工人普遍接近3000元。該集團董事、副總裁黃曉明告訴記者,中國“人口紅利”逐漸衰竭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企業如果還靠當年那種粗放式、低效率去市場競爭,是難以有大發展的。

    “美的一直嘗試在走高附加值的道路,不僅產品技術要高,工人的附加值也要高,高薪養人,環境留人。”黃曉明透露,美的正在和政府一起推動探索給員工建福利性住房,計劃明年下半年可建成,預計將有1.5萬員工可以享受這種福利。

    茅于軾:加薪是中國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

    有人擔憂,企業給員工大幅度加薪,中國的比較優勢就沒了。外資會撤出中國,把工廠遷移到勞動力成本更低的國家去,中國發展的勢頭就會停下來。經濟學家茅于軾認為,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他認為,中國從一個欠發達國家提升為發達國家,工人的工資肯定會達到現在發達國家的水平。

    茅于軾說,根據國內外專家的研究,在過去的十幾年里,中國工人的勞動生產率提高了將近一倍,但是他們的工資沒有漲多少。這不是資本家加強了剝削,而是市場力量所起的作用。勞動力供過于求,工資漲不上去。現在情況慢慢地變了,開始出現民工荒的現象,市場向有利于勞動力的方向轉移,所以會發生加薪的事。這是市場在變。

    勞動力為什么短缺?茅于軾認為,一方面是中國經濟在升級,靠低工資、拼資源的生產方式越來越沒有競爭力,另一方面是中國的人口結構由于計劃生育而發生變化。

    茅于軾坦承,中國將喪失勞動力低廉的優勢,的確是一個事實。但是應對的辦法不是勉強保持低工資政策,而是專業升級,減少勞動力的使用,靠技術和創新提升企業的附加值比例。這是中國走向發達國家的必由之路。我們強調的結構調整主要內容之一就是產業的升級。工資上漲正好幫助這一變化的實現。

    茅于軾說,過去我們過于重視財富的生產,忽視了分配是否公平。現在糾正的機會到了。擔心加工資喪失競爭力就是只顧效率不顧公平的一種偏向。更何況加工資對效率也有有利的一面,因為低收入者的收入增加能夠擴大消費,有助于平衡宏觀的需求結構。

    一說加薪外資就跑?這是謠言!

    面對加薪潮,珠三角企業大多用三招

    對于這次“加薪潮”,大部分珠三角老板坦然面對。在東莞工作的小葉就顯得很淡定。作為一家美國家具進口商在中國的代理,小葉并不擔心會有工廠遷出,影響她的業務量。

    “2006年,我們有家臺資供貨商因為人民幣升值和美國反傾銷,把工廠從廣東搬到越南,后來看那邊配套部件都找不齊,就又把廠子搬回了廣東。”小葉估計,這次的“加薪潮”也不會對她的供貨商產生太大影響,“關閉中國工廠還早呢”。

    小葉說,其實類似的擔憂,也出現在兩年前《勞動法》修訂和《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以及2005年人民幣升值前后,但最終并沒有出現外資工廠的大量撤離。

    “這股加薪潮對外資企業的影響實在是微不足道,說一加薪外資就跑,這完全是利益集團散布各種謠言、聳人聽聞。”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主任仲大軍在接受采訪時說。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目前珠三角企業應對“加薪潮”并非外界所言的一走了之,大部分是留守。一位老總就直言,人力成本提升,很快會從珠三角擴展到全國各地,走是沒用的,只有出招應對,才是良策。

    招數一:產業升級

    “加薪,好事情,我們年年都加,幅度越大,企業與員工的凝聚力就越強。”位于中山的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董事長、總裁張傳衛見到記者就坦言,他們的薪酬在中山是數一數二的,今年五月又加了一次薪,最高的翻一番,最低也加了30%。

    張傳衛說,不斷加薪,表明企業有發展,而不斷的產業升級,是應對加薪潮的最好武器。

    張傳衛介紹,一個約1萬平方米的車間,以前生產配電箱,工人有1000多人,年產值就1億元。現在,生產風能電機,工人不到100人,產值超過30億元。“如此高的效益,給工人加多點工資,很應該吧。”張傳衛自豪地說。

    招數二:引入技術

    應對加薪潮,第二招就是引入技術,減少工人。這是目前珠三角企業最常用的。

    長期研究東莞經濟的中山大學教授林江剛剛在東莞進行完調研。據他的調查顯示,東莞企業平均可以承受的漲薪幅度為3%-5%,最好的企業也只有10%左右。林江說,東莞企業平均工資漲幅如果超過5%,就會難以承受。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幅度增加工人工資幾乎成為海市蜃樓。這些企業要提高工資,辦法就是引入技術,減少對人工的依賴。這樣做,不僅可以減少對人工的依賴。

    更重要的是,企業可以從低端產業向附加值高的高端產業進軍,從制造業的產品生產者轉變為產品的創造者。

    招數三:樹立品牌

    以往,珠三角不少企業純粹做代工,靠低廉的人工成本,賺取少得可憐的加工費。今年,“加薪潮”一來,這些企業命運堪憂,他們再次意識到,靠賺廉價加工費是難以生存的,必須要創建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網絡。

    最近,記者到東莞調查時,已有一些代工企業開始打造自己的品牌,在東莞大朗鎮這個全球毛織之鄉,絕大部分企業靠勞動密集型的單純代工模式經營,不過目前約有九成以上的企業準備建立自己的產品研發設計部,有些企業已經開始在全國各大城市開設專賣店、發展加盟商等方式,對自有品牌進行營銷策劃,開拓國內市場。

    采訪中,記者最明顯的一個感覺就是,以往,是政府逼著企業創新、改革、轉型;如今,是企業主動要求轉型。一位服裝業老總說,現在再不轉,恐怕過幾年,想轉也來不及。畢竟,現在人口紅利還有,工人工資還算低,還可以讓你有一絲喘息的機會,所以必須抓住這最后機會,壯大自己。他說,這個喘息的機會估計也就三五年時間。

    中山大學教授林江表示,目前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確實利潤空間很小,短期內轉型升級的可能性也不大,政府可以通過為企業減稅而讓企業有加薪空間,為企業轉型創造條件。

    來源:羊城晚報 編輯:馮媛


    新聞熱搜
     
    專題
    科學發展 創先爭優
    >> 詳細

    各地新聞
    近期,上海、南京等地的房貸政策悄然松動,第三套房貸部分開閘,第二套房的認定也出現松動。種種跡象表明,在實體經濟復蘇曲折的背景下,房地產調控已開始步入前期出臺的政策效果觀望期。>> 詳細
    點擊排行
      湖北石首事件被免官員問責不滿一年復出(圖)
    湖北省委領導調整:張岱梨汪金玉尹漢寧任省委常委
     
    視覺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亚洲 另类 无码 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毛片|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中文|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中文无码喷潮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中文| 日韩AV无码中文无码不卡电影| 中文字幕无码播放免费|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无码内射|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 中文字幕在线无码一区| 草草久久久无码国产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狠狠爱浪潮| 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免费中文字幕mv | 人妻丰满av无码中文字幕| 99精品人妻无码专区在线视频区|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亚洲AV永久无码天堂影院|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秋霞2| √天堂中文www官网在线| 91在线中文字幕| 无码内射中文字幕岛国片| 超清无码无卡中文字幕| 中文资源在线官网| 忘忧草在线社区WWW中国中文| 亚洲av无码不卡私人影院|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L | a最新无码国产在线视频|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MM1313亚洲精品无码| 亚欧无码精品无码有性视频| 久久受www免费人成_看片中文| 色综合久久综合中文综合网| 爆操夜夜操天天操狠操中文| 日本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