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兩江新區石船板塊后,我市啟動布局又一“重量級”工業經濟帶——江南工業走廊。昨日來自市經信委的消息稱,江南工業走廊已啟動規劃并形成草案,這條走廊成型后,未來的工業銷售值將達萬億元。
3套規劃方案備選
“一直以來,重慶工業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北,長江以南發展相對滯后。”市經信委工業園區處副處長朱曉渝表示,我市計劃在長江沿線南部地區、符合用地條件的區縣布局形成一條工業走廊。
朱曉渝表示,他們已初步形成了3套方案。根據初步計劃,江南工業走廊的發展方向是,沿南岸茶園、巴南長江南岸,經長壽、涪陵南岸,一直到豐都、石柱、萬州江南一線布局多個煤化工項目。走廊崛起后,可帶來上萬億工業產值。不過,朱曉渝表示,目前詳細情況尚不便披露。
萬州將成走廊核心
朱曉渝透露,日前,萬州工業園區已正式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這為成為走廊核心奠定了基礎。
“為吸引更多的工業企業進駐,我們正在積極拓展‘地盤’。”萬州工業園區管委會副主任譚勝表示,園區面積現在是5.82平方公里,年內將新拓展24.6平方公里。據悉,未來萬州將大力發展鹽氣化工、新材料能源、機械電子、紡織服裝、食品藥品五大產業。
盡管目前江南工業走廊的具體規劃并未出爐,不少區縣已展開行動,希望能躋身走廊之列。
據悉,豐都縣已擬定規劃,要在2020年前拓展其長江南岸的工業用地面積,實現年工業總產值1000億元。在改善交通條件的同時,要建成向南日供氣能力達30萬立方米的天然氣過江管道,打造35公里長的江南工業帶,形成機械電子、新型建材、輕工紡織、食品加工四大產業集群。巴南區則在上月召開專題會,并擬定了產業布局方案。
(記者 孫黎明 實習生 汪詩潔)
來源:重慶商報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