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個說法根本站不住腳,商品房顯然不會分為局長房和處長房,而省直機關也不該變成開發商。更何況這里每平米2700元的房價還不到西安市均價5800元的一半。如果說建的是經濟適用房?那么,省直機關能建經濟適用房嗎?
西安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處長相曉東在接受采訪時說,按照我國《經濟適用房管理辦法》的規定,經濟適用房顧名思義是政府考慮到收入比較低的一個群體所建的房屋,它的前提必須是企業,第二必須是自有土地。按照相關政策,163平方米一套的經濟適用房是不允許的。
招待所蓋大樓成了幌子
兩種說法都被國家政策所不允許,看來,要繞過乃至突破國家政策,還要有新創意。政策難不倒分房的欲望,新創意很快就有了。
陜西省質監局基建辦主任說,"這個項目是批給陜西省質量技術監督局招待所的項目,而招待所是個企業。"
把機關蓋的大樓說成是招待所蓋的,并稱招待所是企業。這樣停建集資房的政策管不著了吧。但為違規編造的說法卻沒那么容易成立,在記者調查中很快漏洞百出。我們先看看質監局招待所是個什么樣的單位。我們在現場看到,這個招待所早已停業多年,房子早出租給了別人。而且這個招待所只有11名員工,一個只有11人的招待所要集資1.8億蓋三座大樓,這需要多大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