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經濟|社會|熱圖|專題|節會|人事變動|地方企業|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慶 大連 福建 廣東 廣西 海南 黑龍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蘇 遼寧 四川 山東 上海 陜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國在線
    調查顯示94.3%用戶表示微博已改變生活
    2010-08-24 09:26: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打印文章 發送給好友

    “微博讓網友的心和我們舟曲緊緊地連在一起。”8月20日,重慶理工大學外語學院大二學生王凱,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采訪時說,自己的生活完全被泥石流和微博改變了。當他8月8日發出第一條微博時,根本沒想到會受到那么多人的關注和鼓勵。

    在舟曲泥石流災害發生后,王凱以“Kayne”(http://t.sina.com.cn/kayne418)為名發的微博成了網友甚至媒體了解災情的重要信息源。僅8月9日一天,他就發了100多條關于災區情況的微博,在網上被迅速轉發傳播,部分圖片被各大網站轉載。有媒體說,“他一個人就像一個通訊社。”現在,王凱微博上的“粉絲”數量已經超過1萬人。

    被微博影響和改變的不只是王凱,日常生活中上微博的人也越來越多。上周,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清研咨詢對全國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282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91.6%的人不超過40歲),92.4%的人上過微博,其中45.3%的人“經常上”。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變自己的生活。

    “微博的新聞不一定是最快的,但是我最想要的”

    在中國外文局工作的丁潔,坦言自己一個月前開微博純粹是“跟風”,但越上越覺得好玩實用。“我平時工作忙,沒大段時間寫東西,微博可以用一兩句話把自己的感觸表達一下。和同事、朋友分享信息也很有樂趣。”

    最近,丁潔加了“有報天天讀(http://t.sina.com.cn/1668744687)”、“三聯生活周刊(http://t.sina.com.cn/lifeweek)”等幾個媒體的微博關注,基本不用再看網站新聞了。她覺得,微博的信息相對于一般媒體,有更強的指向性和可選擇性,“它的新聞不一定是最快的,但是我最想要的。”

    人們上微博通常做什么?調查中,“了解最新資訊”成為首選(73.5%),排名第二的是“參與感興趣的話題討論”(66.6%),第三是“了解朋友動態并保持聯系”(52.1%)。

    接下來的排序依次為:發布自己的近況、感想(50.0%);關注明星、名人(49.8%);關注各行業專家、拓展知識面(39.4%);提出問題、尋求建議(38.6%);消磨時間(37.1%);關注官方微博(30.6%);擴大交友圈(30.1%);關注客戶等工作合作伙伴動態(22.7%)等。

    北京地上行文化公司執行總編馬中才,已經習慣了每天上微博看看其他公司出了哪些新書、怎么宣傳、市場反響如何,“出版行業有自己的微博圈,參考借鑒起來很方便。”

    上個月,他兼職開了一家小吃店“螺螄粉先生”,就在自己的微博上宣傳推廣,盡管只是某小區菜市場里的小門店,每天從各地專程來吃粉的年輕人絡繹不絕,“微博的力量比發傳單更環保有效,很多顧客還成了朋友,到了店里會先去‘微博留言墻’,看看哪些朋友又來過了。”

    調查顯示,50.7%的人感覺微博已經成為營銷的重要平臺;73.7%的人認為微博上的信息廣泛及時,成為了解新聞的重要選擇。

    網絡傳播研究者閔大洪,在發給中國青年報記者的文章中指出,微博這一新的“自媒體”手段,方便了人們隨時隨地使用,往往是現場新聞的“第一報”。比如,一名叫“洪水滔滔”的網友于6月30日晚發布消息,“明天開始,北京崇文、宣武兩區成為歷史,前者與東城合并,后者與西城合并。”7月1日下午此條信息才通過官方報道得到證實。有網友評論:“微博是內部消息的來源地。”同時,微博還可以對新聞事件的過程進行圖文并茂的“現場直播”。

    87.3%的人會上微博對公共事件發表意見

    在舟曲泥石流發生以前,王凱上微博多是為了娛樂消遣,“通過這次事件,我有了很大改觀,很多人通過微博集結起來了,不少人捐款捐物找不到渠道還會留言給我。”

    “如果后續環節充分,一條微博可以做到核裂變式的廣泛傳播。”閔大洪在微博研究文章中說道,盡管微博具有信息碎片化的特點,但“圍觀”現象并不少見,完全可以形成輿論。盡管微博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但同樣具有動員和組織作用。

    他舉例,青海玉樹地震發生后,網友通過新浪微博發出“超級急”的信息,告知首都機場一號航站樓北線貨運站征集救災物資,號召網友將災區急需的物品送達。4月18日至21日,由社會熱心人士聯系的海航包機連續4天運輸網友捐贈的賑災物質,總量超過20噸。

    調查顯示,87.3%的人會上微博了解大家對公共事件或突發事件的看法并發表意見;62.5%的人參與過微博上發起的尋人、祈福等公益行動。

    69.1%的人表示對微博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別

    某外企職員陳松,覺得微博帶來的是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我每天上下班路上要花兩個小時,就會用手機上微博。遇上什么事,拍個照片就隨手發上去了,特方便。在微博上關注一些名人、明星、書籍等,也讓我認識了一些有共同愛好的新朋友。現在大家約吃飯K歌,都是在微博上留言,回應很快。”

    調查顯示,94.3%的人表示微博在改變自己的生活。67.1%的人表示微博能即時交流,改變了交友、溝通的方式和習慣;64.9%的人認為上微博更容易形成特定的小圈子;60.8%的人表示微博能隨時隨地記錄,改變了表述和思維的習慣。

    微博也有讓陳松煩惱的時候。他“關注”了200多人,每天一上去更新特別多,蹦出來的東西很多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有些網站推薦的話題會起一些聳人聽聞的標題,其實沒什么內容。”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匡文波認為,目前微博在信息的真實性上還有欠缺,“微博是草根媒體,沒有把關人,誰都可以發布消息,難免真假難辨。所以,微博只能作為傳統媒體的補充。”此外,很多名人開微博的目的是為了營銷自己,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微博信息海量,政府不太可能管控,網站的約束作用也不明顯。他提醒廣大博友,閱讀微博時會有風險,還不能作為信息的主要來源。

    “微博的可信度和網絡的可信度是一樣的。”馬中才認為,不管渠道是什么,接收到的信息都要自己判斷,“通過常識判斷哪些是真實的,就不會太盲從。”

    調查顯示,56.5%的人覺得微博上的信息“基本可信”,23.2%的人“不確定”,20.3%的人覺得“不太可信”。69.1%的人表示對于微博傳播的信息,一定要加以甄別。

    閔大洪表示,要使微博信息具有真實性、準確性,并對社會有益,歸根結底要依賴傳播節點上的人,依賴他們的媒介素養、道德水準和辨別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段若蘭


    新聞熱搜
     
    商訊
    專題
    打擊假冒產品保護知識產權專項行動
    >> 詳細

    各地新聞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建立健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補償機制的意見》,提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含靜脈輸液費,不含藥品費)以及藥事服務成本將合并為一般診療費,實行“一費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現有掛號費、診查費、注射費(含靜脈輸液費,不含藥品費)以及藥事服務成本合并為一般診療費,實行“一費制”。>> 詳細
    點擊排行
      香港宣布申辦2023年亞運會 預算60億港元
    官場現形記:細數2010年落馬貪官七宗“最”(組圖)
     
    視覺
    四虎影视无码永久免费|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久久伊人中文无码| 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毛片AAA在线| 6080YYY午夜理论片中无码| 中文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不卡| 少妇无码?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大尺度无码专区尤物| 亚洲成人中文字幕| 亚洲av无码天堂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情XO亚洲色XO无码| 国产日韩精品中文字无码|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品| 天堂Aⅴ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 | 日韩免费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中文字幕|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百度 | 特级做A爰片毛片免费看无码| 中文字幕乱偷无码AV先锋| 丰满熟妇乱又伦在线无码视频 | 熟妇无码乱子成人精品| 久久午夜无码鲁丝片秋霞| 最近免费中文字幕mv电影| 天堂网www中文在线|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无码试看|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青青|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系列AV无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中文| 合区精品中文字幕| 中文字幕丰满乱子无码视频| 国产中文字幕乱人伦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字幕色伊伊| 免费无码婬片aaa直播表情| 高清无码视频直接看| 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 4hu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电影首页|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