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國家統計局網站發表署名為王有捐的文章稱,王小魯博士課題組使用的調查和估算方法有值得商討之處,自然其估算結果也有過高之嫌。25日,國家統計局網站另一篇署名為施發啟的文章也以樣本和推算方法等方面存在欠缺為理由,認為王小魯課題組估算的灰色收入結果過高。
對于質疑,王小魯表示歡迎,他認為對于統計調查方法有理性的質疑和探討,這樣可以幫助大家共同把統計數據做得更加準確。
-解讀
關注數據更關注制度
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鄭也夫表示,很高興聽到國家統計局之外的另一研究機構的收入調查結果。不同機構提供的數字不同,就有爭議,雙方勢必要給自己辯護,公布自己的統計方式,尋找對方的漏洞和誤區。這有望提升統計的質量,給社會提供更真實的數據。
中國人民大學國民經濟管理教授鄭超愚說,灰色收入內涵復雜,此外受制于統計方法和制度,要想準確算出灰色收入,無論對官方還是民間的統計機構,都是難事。人們關注灰色收入,更大程度上是希望達到收入分配的盡可能合理,這不僅僅是計算準確的數據,更需要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來源:京華時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