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陜西吳起縣考生劉延良在當年的高考中獲得延安地區文科高考第一名,如愿被香港城市學院錄取,并獲得吳起縣獎勵的6.5萬元獎學金。到了2010年,吳起縣雖然沒有再出現高考狀元,但全縣高中生的高考成績總體得到大幅度提升,共有287名考生被全國一本、二本院校錄取。
對于一個偏于一域、遠離傳統優良教育資源的黃土高原小縣,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在難能可貴,但取得這樣的成績并不是偶然的。自2007年以來,吳起縣以創建“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率先推行了免費高中教育和職業教育,今年更是實行了學前教育“一免三補”政策(所有在冊幼兒免去教科書費,每學期補助幼兒生活費250元/人,每名幼兒老師每月補助200元,對所有經審批的幼兒園補助運轉經費),目前,吳起縣學前入園率由2009年的59.1%提高到現在的96.4%。同時,吳起縣還將國家規定的九年義務教育向高中三年教育、學前三年教育延伸,逐步在吳起縣實現了十五年免費教育,確保吳起的每一個孩子都能上起學、上好學,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據吳起縣縣委常委、主管教育的副縣長劉衛平介紹,吳起縣還推行了優秀生獎學金和貧困生助學金制度,鼓勵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捐資助學,建立了多元化的幫困助學長效機制。自2006年起,該縣每年投入教育的資金都占縣年度財政支出的10%以上,2009年達28493萬元,占年度財政支出15.4%。4年里該縣政策性教育經費投入已達12項計85964.39萬元。
一座縣城人口不過6.9萬人的小縣,對教育的重點投入,反映出當地經濟迅速騰飛對人民生活改善的重要作用。身處陜北資源帶,石油產業已是吳起經濟、社會發展的龍頭產業和財政支柱,伴隨著地方GDP一路的高歌猛進。1993年吳起剛開始發展石油業時,年地方財政收入僅有402萬元,而2009年,該縣完成生產總值81.9億元,財政總收入27.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高達16.1億元。今年上半年,吳起完成生產總值60億元,同比增長25.3%,財政總收入17.3億元,同比增長14.9%;其中地方財政收入9.87億元,同比增長22.9%。
有了地方財政的強力支持,吳起縣堅持經濟發展成果由全縣人民共享,包括大力推行全縣免費教育,統籌實施了教育、就業、醫療、住房、養老、社保、文化、飲水“八大惠民工程”,不斷增進全縣人民的福祉,基本實現了強縣與富民的齊頭并進。
吳起縣縣委副書記白文庭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全縣農民人均現金收入2653元,同比增長1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189元,同比增長15.8%,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自2007年以來,吳起縣先后被授予“全國文明縣城”、“國家衛生縣城”、“國家食品安全示范縣”、“國家生態示范縣”、“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縣”、“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先進地區”、“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縣”和“全國婦聯基層組織建設示范縣”等榮譽稱號。
“這些榮譽稱號不僅是對吳起縣各項工作成績的肯定,更是全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環境改善的佐證。”白副書記說道。
來源: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記者 馬烈) 編輯:鄧京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