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由廣州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主辦的“2010廣州(南沙)保稅物流業務介紹會”在廣州舉行,全面展示了廣州領先國內的“海陸空”整體保稅物流業體系。
記者了解到,隨著南部南沙保稅港區獲批成為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北部廣州機場綜合保稅區獲批成為全國第十個綜合保稅區,廣州一躍成為國內首個具備空港、海港和陸路三方面最高層次保稅形態的省會城市,凸顯保稅物流業綜合優勢,并朝著打造“國際性物流中心”的目標再進一步。
形成三大最高層次保稅園區介紹會主要介紹了廣州整體保稅物流體系的建設,以及南沙在這一體系中的重要優勢和主要作用。珠三角地區200余家企業參會。廣州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唐航浩在會上表示,廣州發展保稅物流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廣州擁有世界一流的基礎設施、優越的政策環境和一個完善的保稅物流體系。廣州目前擁有國內三種最高層次的保稅區域,廣州已擁有目前國內功能最齊全、層次最高的三種保稅園區形式—北部的“白云機場綜合保稅區”、南部的“南沙保稅港區”和東部的廣州保稅區。
三區對接,互為補充的格局為廣州保稅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硬件和軟件基礎。唐航浩還指出,廣州的保稅物流設施不僅僅服務于珠三角產業帶,更多的是輻射包括湖南、廣西等地在內的廣大地區,充分發揮其地理優勢、環境優勢、政策優勢和綜合保稅功能,為整個華南地區提供更為高效的運作服務。據南沙保稅業務管理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據南沙保稅港區是目前國內層次最高、功能最全、手續最齊備的簡便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南沙海關、商檢等部門也介紹了最新的便利措施。為加快南沙保稅港區的發展,南沙港區聯合海關、商檢等部門制定了多項具體措施。
此外,南沙是國家批準成立的“粵港澳合作試驗區”,在金融、貿易等方面先行先試與港澳地區開展多種合作。頂著“粵港澳合作試驗區”的金字招牌,擁有者國內功能最齊全的海關監管區,結合已經初具規模的臨港經濟體系,南沙港區作為廣州港的核心港區,完全可以充分利用保稅港區的特殊功能和政策條件,與香港國際港形成互補,香港國際港、南沙保稅港區以及深圳鹽田港進行分工合作,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組合港。南沙保稅物流業正在醞釀著一個蓬勃的發展態勢。 “海陸空”兼備造就綜合競爭力 作為廣州市招商隊伍的龍頭單位,廣州市國際投資促進中心一直圍繞全市招商引資的方向開展工作。據了解,今年初該中心與畢馬威企業咨詢(中國)有限公司合作調研,深入研究廣州保稅物流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潛力,并形成了《廣州保稅物流產業調研報告》?!皬V州的保稅物流環境已經屬于國內領先水平,而空港、海港、陸路三種形式的保稅形態均具備的城市,就目前來講還是非常值得驕傲的。這樣的城市國內就兩個:上海和廣州。”中山大學陳功玉教授指出,企業能夠在廣州范圍內獲取到綜合性的保稅物流服務業,這對生產企業和第三方物流業均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
上海交通大學趙一飛教授也表示,目前全國保稅物流業競爭也十分激烈,南沙應該利用其區位優勢,探索在離岸金融范疇內的發展,差異化是競爭取勝的關鍵。美國供應鏈管理學會中國首席代表王國文建議廣州市政府應有全球的戰略眼光,將學習的眼光投向迪拜,迪拜在沒有任何實業支撐的情況下建設起了一個發達的保稅物流業和離岸金融業體系,廣州具備比迪拜更強的實力。
來源:中國日報廣東記者站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