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我覺得主要是三個原因。一是許多富豪是第一代創業者,剛剛從貧困中走出來,還沒有形成很強的做慈善的自覺意識。二是對慈善事業的宣傳和傳播不夠,有不少人做了大量慈善工作,但社會上未必知道;三是也有一些富豪捐了款后,不愿意宣傳,害怕帶來更多的麻煩,比如稅務檢查、被要求捐款等。
記:因為對于慈善體制并不滿意,曾經有人呼吁“抵制被捐款”;還有人認為,應該給從事慈善工作的企業家更為寬松的免稅待遇。您對此持什么觀點?
陳:參與慈善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只要你有了善心,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能以沒有適合自己的方式,或者對捐贈方式不認同,就作為自己不參與慈善事業的借口。
我非常贊成你所說的,應該進一步完善慈善機制,包括減免稅收等,他們有了錢,就會更多地回報社會,這也叫善有善報吧。
“槍打出頭鳥,那是因為鳥飛得太低”
在去年底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上,陳光標以45.1億元的身價排名第141位,比前年下滑了31位。一些比他財富更多或名氣更大的人最近都在慈善二字上跌了跟頭,還有人因為扯出“詐捐門”的風波而身價大跌。號稱要“裸捐”的陳光標,能否經得起社會大眾的挑剔眼光?
記:做慈善家是在逐義,做商人則要逐利,您同時扮演這兩種角色,感覺有矛盾嗎?
陳:我想,做企業是我做慈善的基礎。如果你的財富只有一杯水,那你就做不了慈善。而且,做慈善對我做企業起到了促進作用。我認為,如果我沒有把時間放在慈善上面,我的企業沒有現在這么好。
從我的捐贈數額和企業的營業收入來看,捐款一年比一年多,收入卻是一年比一年好。我回報給社會,社會也無形給我回報。目前我自己年富力強,未來爭取要創造更多的財富,我希望自己從“中國首善”變成“首善兼首富”。
記:提出“裸捐”的同時,您承諾會接受社會的監督,如何做到這一點?
陳:我在全國十多個城市有600多臺大型設備,在北京、上海、香港、南京等地購置有辦公樓,再加上其他固定資產和現金,大約有50多億元,這就是我目前的全部家當。近期內,我將在江蘇乃至全國找一家最權威的公證處,對自己的財產進行公證。
記:近年來很多人遭遇了“詐捐門”,此次“裸捐”之后,社會大眾可能會在道德層面給您更多挑剔的審視,您如何能夠坦然應對這一切?
陳:有句俗話叫“槍打出頭鳥”。我認為,那是鳥飛得太低,所以槍才能打到它。我就不怕槍打出頭鳥,因為我要以更高的慈善標準和道德標準來要求自己,堅持守法經營、誠信做企業,所以我能飛得更高,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