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
鄧亞萍:37歲的正局級官員
8月30日,北京最高氣溫31℃。
武搏會現場,在志愿服務站點上,一襲黑色衣裙的鄧亞萍與志愿者一一握手,為他們戴上“熱情服務”的胸牌。
此時,鄧亞萍的身份是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分管宣傳和志愿者工作。
在很多記者眼中,這應該是她在就任該職位期間的最后一次公開亮相。整齊的短發、得體的衣裙、嘴角微微的笑意,儼然是一名一絲不茍的職業官員。
從“乒乓皇后”到經濟學博士
實際上,自1997年起,那個中國人熟悉的小個子運動員形象,就和直徑38毫米的乒乓球一起,與鄧亞萍漸行漸遠。在奪得4枚奧運會金牌和18項世界冠軍后,鄧亞萍選擇了退役。
1996年底,鄧亞萍被薩馬蘭奇提名為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委員。但當時,她的英語基礎幾乎是零。
鄧亞萍曾回憶,當她以英語專業本科生的身份初進清華大學時,老師想看看她的水平,讓她寫出26個英文字母看看。鄧亞萍費了一陣心思,總算寫了出來,但卻是“一會兒大寫、一會兒小寫”。
隨后,鄧亞萍開始了每天學習14個小時的“學生時代”。由于背單詞“用腦過度”,每天早晨起床,她的枕頭上都能發現許多頭發。但面對大家的關心,她只說了一句“我是運動員出身,不怕苦。”
2000年11月,鄧亞萍進入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3年后,已經獲得諾丁漢大學碩士學位的鄧亞萍,開始攻讀劍橋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并于2008年順利取得博士學位。
昔日的“乒乓皇后”從競技賽場轉型為知識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