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我家企劃總監陳萌表示,中心城區新房項目總量少,價格普遍偏高,讓普通購房者望而卻步,而二手房無論價格還是配套均適合大多數人的需求。“一方面,市內六區中的二手房供給層次比較豐富,既有房齡5年以內的新社區,也有房齡20多年的成熟社區;既有面積小、總價低的小戶型,也有功能齊全的大戶型。另一方面,對于生活在中心城區的購房者來說,身邊完善的配套設施使他們不愿選擇偏遠的新房項目。與價格高、地點偏的新房相比,二手房自然更受歡迎。”
今年春季房交會期間,史上最嚴厲調控政策“新國十條”的出臺令人記憶猶新。傳統銷售旺季“金九銀十”到來后,各地樓市“漲聲”不斷,有關政府“二次調控”的猜測甚至呼聲不絕于耳。其中,嚴格監管預售資金及房產稅,都對開發商有明顯震懾作用,通脹壓力下隨時有可能兌現的加息,也成為影響樓市的重要因素。日前,本報記者采訪了購房者、開發商及業內專家,他們對“二次調控”有著不同看法。
購房人
地產商硬挺 須加大調控力度
2650人參與了新浪網一項名為“樓市回暖,二次調控臨近?”的調查,其中78.7%的受訪者表示,需要出臺新的調控政策,認為不需要的僅有15.5%。支撐近八成網友的這一觀點的,是各地樓市近期出現的回暖。在該項調查中,68.4%的受訪者表示,調控已近半年,自己所在城市的房價不降反升;25.8%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所在城市房價無明顯變動;只有5.8%的受訪者稱自己所在城市房價出現小幅下降。針對“如果出臺新的調控,你認為最主要的手段是什么?”42%選擇“出臺房地產持有稅”;26.3%選擇“更嚴格的房貸政策”;18.7%選擇“加息”。
“第一輪調控的實際效果并沒有達到預期,二次調控勢在必行。目前不少房地產商都在硬挺,資金鏈已出現危機,如果能有更嚴厲的措施,相當于再給他們加一把火,房價一定會有變化。”購房人小馬表示,鑒于各地樓市的不同表現,不排除二次調控會以地方調控形式出現。“例如河北省限制外地人購房,房價虛火得到了有效控制。我認為,二次調控對購房人的影響方面仍將體現在差別化信貸政策及限制購房套數等方面。”
購房人小李也認為二次調控即將到來,他主要是從媒體上尋找“靈感”。“從近期人民日報等中央媒體的輿論導向可以看出,政府很可能會揮出二次調控重拳。新國十條出臺之前,高房價便遭到新華社、人民日報、央視等重量級媒體的炮轟,如今,有關二次調控的呼聲再起,我想國務院會有所動作的。此外,首輪調控雖然讓過熱的樓市轉冷,但對于二三線城市房價的抑制作用不是很明顯,公眾普遍認為應加大調控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