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式風情區,匯聚了意式、法式、俄式、泰式等各國特色餐飲,還有影城、搖滾俱樂部、露天廣場酒吧、咖啡館……
天津極地海洋世界場館單體建筑面積世界最大,擁有海洋動物品種最全、極地動物數量最多。
天津國際郵輪母港飛臥海濱,意大利歌詩達和皇家加勒比郵輪以此為母港。
蜿蜒的海河,游船在踏波前行,兩岸古老的建筑和現代的樓宇勾勒出柔美曲線。
夏季達沃斯論壇,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天津會議,第二屆中國旅游產業節……一系列高規格重大活動近來相繼在天津舉行。
天津變了,變得大氣洋氣、清新靚麗、漂亮迷人了,一批批旅游新景區新景點脫穎而出,天津旅游業呈現出持續快速發展的良好態勢,入境旅游人數和收入年均增長21%,國內旅游人數和收入年均增長18%。
人們驚訝天津的巨變,感慨旅游業的發展。如此巨變,動力何來?
大融合 大發展
在天津,旅游拉動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的話題,被一再提起。
作為一個超大型城市,天津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天津作為中國四大直轄市之一、北方最大的沿海開放城市、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首批“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正在按照“國際港口城市、北方經濟中心和生態城市”的城市定位推進。 城市定位,給天津旅游發展提供了無限空間。用旅游景觀的標準來建設城市,成為“大氣洋氣,清新靚麗,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現實版。
用大旅游觀來帶動城市發展,旅游的關聯帶動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旅游成為了天津城市建設的抓手,推動了天津旅游發揮大融合、大帶動的發展。
本市有關部門同心下好旅游發展一盤棋,大家統一認識。抓旅游就是抓產業發展,抓旅游就是抓結構調整,抓旅游就是抓對外開放,抓旅游就是抓城市建設,抓旅游就是抓文化發展,抓旅游就是抓生態環境。舉全市之力建設旅游強市、打造國際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促進文商旅融合互動發展,使天津旅游業盡快火起來、旺起來。
市主要領導同志提出大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一把手要親自抓,要像抓工業大項目一樣抓,實現“一年見亮點、兩年大變化”。
市委、市政府對旅游業發展空前重視,從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高度,把旅游業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作出了一系列促進旅游業發展的重大決策。市旅游委各成員單位和16個區縣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旅游業發展,都把旅游業發展納入了本行業、本地區總體發展規劃,各區縣黨政主要領導在換屆會議的工作報告中,都突出強調了大力發展旅游業,并采取了一系列扶持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措施。全市形成了“政府主導、政策扶持、市場運作”發展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嶄新局面。旅游業的持續升溫,為促進天津經濟發展、擴大就業渠道發揮了重要作用。
通過旅游這個抓手,各個產業與旅游聯動,實現了產業融合發展、共同繁榮,天津的經濟結構逐步優化,三產占全市GDP比重從38%提高到了45%。
抓旅游拉動了消費,繁榮了市場,優化了環境,吸引了大量游客流、物資流、資金流。2009年本市吸引外資80億美元,今年有望突破100億美元。目前天津旅游已形成了“近代中國看天津”核心品牌和都市博覽游、海河風光游、濱海休閑游、山野名勝游等旅游知名品牌。
天津旅游站在新的起點,有了新的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