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進入跨越式大發展的背景下,烏魯木齊海關正在便利通關和有序通關兩個方面,幫助新疆發揮在我國對中亞、南亞地區貿易中的門戶和通道作用。這是烏魯木齊海關黨組書記、關長王致雄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透露的消息。
“便利通關可以使中國商品便利、規范、有序地到達外國市場,”王致雄說。“還可以降低貿易成本,加速商品進出。”
新疆和8個我國的鄰國有陸地邊界,是我國交界鄰國最多的省區。新疆還占據第二歐亞大陸橋在我國內的最西段。獨特的地緣優勢突顯新疆各口岸的通道作用。
烏魯木齊海關關區轄17個國家一類開放口岸,二類口岸12個,監管區域166萬平方公里,是全國監管區域最大的海關。
烏魯木齊海關從發揮新疆口岸通道作用入手,積極加強了與內地各海關的合作。從2006年到目前為止,先后與70多個隸屬海關建立了轉關聯系溝通,還與天津、西安、北京等19個內陸海關簽署了《區域通關合格備忘錄》,啟用 “規范和簡化轉關監管”和跨關區“屬地申報、口岸驗放”的通關監管模式,實現進出口貨物在我國境內各口岸“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大大縮短了通關時間。
烏魯木齊海關還針對所轄口岸進口貨物以資源、能源商品為主的特點,提出“一類口岸作為進口資源能源通道型口岸、后續監管場所作為出口商品集散地”的通關功能定位,對口岸進口的大宗資源性的礦產品度身定制了“直通式驗放”、“F通道”等便捷通關模式,A類和AA類企業還可以享受“艙單歸并、集中申報”的特定便捷通關措施。
此外,隨著中哈原油管道、中亞天然氣管道陸續運營,管輸原油和天然氣進口穩步增長,逐漸成為新疆口岸進口商品中的“主力軍”。針對管道和進口油、氣的特殊性,烏魯木齊海關專門建立了一套以定期申報、優先處理、24小時實地監管三大措施為主的監管模式,進口企業可以以一個公歷月為一個申報周期,憑合同、商業交接單和通關單等辦理通關手續,同時在通關、監管、放行等各環節均可享受優先辦理手續。另外針對管輸能源24小時不間斷的特殊性,無需企業申請,該關提出了24小時實地監管,隨叫隨到的承諾,讓管輸原油、天然氣進口不僅“管得住”而且“通的快”。
另外, 7月15日,烏魯木齊海關正式啟動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這是海關通關速度的一次大提速,通關效率的一次大提升,這是海關促進新疆外貿發展的又一大舉措,將有力推動新疆外貿發展。
海關分類通關模式是以企業守法管理為核心,綜合企業類別、商品歸類、價格、許可證件、貿易國別、航線、物流信息等各類風險要素,海關電腦系統對報關單電子數據進行實時風險分析,實施紅綠通道判別,對綠通道的報關單直接轉現場處置,按風險高低分別實施“低風險快速放行”、“低風險單證審核”和“高風險重點審核”;對紅通道的高風險報關單實施專業審單,根據專業審單結果,由接單現場實施上述3種作業方式。
王致雄說,實行出口貨物分類通關改革后,不同風險等級的出口貨物和企業,在海關享受不同的待遇,高風險的出口貨物實施重點審核和查驗,誠信守法企業的低風險貨物將由計算機自動快速驗放,大大提高通關效率,還能降低企業通關成本,促進企業守法自律。分類通關改革實現了海關嚴密監管和高效通關的有機結合,真正實現了出口貨物“管得住,通的快”。
在烏魯木齊海關2008年公布的促進新疆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六項措施中,該海關還承諾促進特殊監管區域建設,比如今年年底將封關運行的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和建設中的烏魯木齊綜合保稅區。在海關的參與下,新疆正在調研論證更多的口岸,如中國和塔吉克斯坦的烏什口岸、中國和俄羅斯的喀納斯口岸,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霍爾果斯鐵路口岸和中吉烏鐵路口岸。
在有序通關方面,王致雄說,烏魯木齊海關致力于培育健康有序的進出口代理和承運商,擴大相關產業規模。“如果代理商管理不到位,那么對拉動相關的就業和收入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他說。
據烏魯木齊海關提供的數據,今年前8個月,新疆外貿總值94.2億美元,同比增加16.6%。其中進口19.4億美元,同比增加22.6%;出口74.8億美元,同比增長15.1%。關區海關稅收實際入庫76.67億美元,同比上升69.3%,預計全年關稅入庫將達到100億美元。
來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記者嚴潔 毛衛華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