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2008年、2009年兩個“奮戰150天”和今年的奮戰300天大規模市容環境綜合整治,大氣、洋氣、清新、靚麗的城市特色正在形成
□相繼建成京滬(天津段)等7條高速公路,累計通車里程比“十五”末增長74.3%
□全市新增城市道路面積2300萬平方米,道路通行能力明顯改善
□全市10個區的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運行良好,已經開始發揮城市管理數字化信息系統的作用
“十一五”是天津城市建設速度最快、投資規模最大、環境改善最明顯、人民群眾受益最多的時期,基礎設施承載能力明顯增強,人居環境明顯改善,城市載體功能和競爭力明顯提升。
規劃是城市建設的指南針。“十一五”期間,特別是市第九次黨代會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規劃工作。2008年8月全市召開規劃工作會議明確出規劃是發展理念、發展模式的重要體現,是最重要最基礎的工作,是城市建設的龍頭。
會議要求,必須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從天津的城市定位出發,立足于實現國家發展戰略,立足于體現天津特色和優勢,著眼于增強城市競爭力,堅持深化改革,堅持求真務實,堅持一流標準,全面提高規劃水平,增強規劃引導能力,為實現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率先發展提供規劃保障。
正是本著這一思路,2006年國務院批復天津城市總體規劃以來,市委、市政府先后組織開展了《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等一大批重點規劃的編制工作,成立專門機構,組織精干力量,經過認真調研和反復論證,形成了重要規劃成果。特別是2009年6月3日至12日,《天津市空間發展戰略規劃》向全市人民征求意見和建議,引起強烈反響和廣泛參與。
“雙城雙港、相向拓展、一軸兩帶、南北生態”的總體戰略,為天津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如今,徜徉在城市規劃展覽館內,從沙盤中感受今天、暢想明天,已成為廣大市民和外地游客必不可少的“節目”。
“規劃不能搞亂,項目不能擺錯”,這是天津在城市建設、發展經濟過程中積累的寶貴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