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壓岸電接入船舶高壓控制室
專用電纜連接船舶和岸電
10月24日,在連云港港59號泊位,一根直徑55毫米的專用電纜,從靠泊在這里的“中韓之星”客貨班輪上被緩緩投放到岸邊,隨即電纜被接入碼頭上的高壓電源接頭箱,于是岸電便接通了船舶供電,這期間船舶的各種作業無間斷。
整個操作過程僅用了20分鐘。至此,由連云港港發明研制的全球第一套高壓變頻數字化船用岸電系統在靠港的船舶上正式啟用。據測算,以靠泊的“中韓之星”為例,使用高壓變頻數字化船用岸電系統給船舶供電,晝夜24小時耗電費用僅為船舶原來使用燃油費用的7成,可為船舶節省燃油費用3成。
由于靠泊船舶不再使用燃油提供能源,因此船舶對港口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可降至零。連云港港每年靠港船舶達8000多艘次,船舶采用接岸電供電后,每年將給連云港港減少二氧化碳排量12萬噸,硫化物2千噸,氮氧化物3千噸。這極有利于創建低碳環保港口,保護生態發展。一個港口,每天有幾十艘船舶靠港作業。雖然船舶暫時不再航行,但船員的生活、照明,以及船上的水泵、錨攬機等部分設備運轉的能源還是依靠開動船上的輔機發動機消耗燃油提供,能耗高、污染大。
船舶排放出的廢氣給港口、大氣增加了排放量,極不利于生態發展。為此,連云港港在加快港口發展的同時,積極探索節能減排新路徑,聯手船公司、電力專家成立科研技術攻關組,攻克船舶靠港期間能源替代難題,設法進行“油改電”,通過科技創新反復試驗終于發明了“高壓變頻數字化船用岸電系統”新技術。
此前,來自交通運輸部、船公司的有關專家的論證一致認為,連云港港船舶靠港接岸電技術先進、操作簡便,是國內首創、國際領先的低碳環保節能項目。
交通運輸部推薦這一新技術參加今年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還將這一項目列入“車、船、路、港”千家企業低碳交通的專項行動,在全國推廣應用。
連云港港口集團期望以船舶接岸電的領先技術優勢,形成國際標準,加快產業化發展,更好更快地服務于全國港航業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新港口。
來源: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通訊員 任漢詩 鞠海濤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