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發展,正處在關鍵時刻。
距離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個目標,留給我們的時間只剩下十年。往遠看,中國的日益繁榮和進步,已經是無可懷疑、難以阻擋的了。往近看,國際國內形勢正在發生新的深刻復雜變化,我國發展正面對新的風險考驗,外部復雜環境帶來的各種挑戰,國內發展過程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不斷顯露,不容回避。
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是否還存在?我們還能不能繼續為我國發展爭取良好國際環境?這是一個涉及科學判斷和正確把握國際國內形勢的重大認識問題,也是一個事關勝利實現我國改革發展目標的重大戰略問題。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我國仍處于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我們要科學把握發展規律,主動適應環境變化,牢牢抓住歷史機遇,有效化解各種矛盾,更加奮發有為地推進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這一關系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重大戰略判斷,指明了今日中國的歷史方位,確定了我們走向未來的方向。
從國際看,和平發展合作仍是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我國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明顯提高,全面參與經濟全球化的機遇依然存在,國際環境總體上有利于我國和平發展。從國內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市場化、國際化深入發展,人均國民收入穩步增長,經濟結構轉型加快,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勞動力素質不斷提高,各方面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社會政治大局穩定,這些都為保持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良好勢頭創造了有利條件,提供了廣闊空間。綜合判斷國際國內形勢,我國發展重要戰略機遇期存在的基本條件和我國發展機遇大于挑戰的基本面,并沒有因為形勢新變化而發生根本性改變。
機遇稍縱即逝。無論從我國發展歷程看,還是從世界其他國家發展歷程看,能不能抓住機遇,推進發展,是一個國家能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對于處在現代化進程中的中國而言,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正是改革的攻堅時期、發展的關鍵時期。雖然我們已經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屬性沒有變。
這三個沒有變,與戰略機遇期緊密相連,勾勒出當代中國一系列階段性基本特征,呈現出當今時代我們所面臨的責任與使命。它告訴我們,與發達國家相比,與我們確定的遠大目標相比,今天的中國還有很大差距。它要求我們,牢牢把握發展這個主題,緊緊抓住和奮力推動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它提醒我們,只有倍加珍惜難得的機遇,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從根本上把握最廣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本質,把握我們黨執政興國的關鍵。
難得的戰略機遇給我們提供了大有可為的廣闊空間。珍惜機遇、抓住機遇、用好機遇,必須奮發有為。怎樣才能奮發有為?那就是始終堅持發展是硬道理,通過科學發展來解決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