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8日訊 湖南省耒陽市10月27號發布新聞稱,在該市蔡倫竹海區域發現距今約2.5億年的古魚化石。
據了解“蔡倫竹海古魚化石”形成于二疊統時期,是繼浙江長興發現扁體魚科魚類化石之后發現的唯一完整的化石記錄,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收藏價值和經濟價值。
經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徐光輝考證,“蔡倫竹海古魚化石”具有分布深易于保護、時代久遠和價值高的特點。
目前,湖南耒陽已經與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簽訂了考察協議,期待能在蔡倫竹海有更多更有價值的新發現。
古魚化石發現地湖南耒陽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發明者蔡倫的故鄉。近年來,耒陽大力發展以“蔡倫故里、竹海家園”為主題的文化旅游,并將藉湖南首屆中國國際文化旅游節舉辦之際,于11月4號舉行蔡倫發明造紙術1905年紀念大典暨蔡倫塑像揭幕儀式、“蔡倫故里”省級風景名勝區授牌儀式等活動。
來源: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記者: 馮志偉 見習記者: 戴勇 編輯:楊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