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初檢、復檢后,2份血液樣本的信息被輸入內部信息系統。待檢室工作人員從成分分離室取回血液,核對信息,而后包裝、貼簽。凡是檢測不合格的血液,交給專業公司進行廢血處理;凡檢測合格的血液,送入成品庫用專用冰箱保存。
3日9時24分,這袋懸浮去白細胞紅細胞血液檢驗合格,被貼上條形碼,存入血液成品庫。
“一袋400毫升的血液,醫院需要支付多少錢?”記者問。
“國家發改委等部門給400毫升去白細胞紅細胞血液的定價為420元,加60元過濾白細胞費,20元手工制備費,共500元。現在,血液中心還對血液標本進行了病毒核酸檢測,但是沒有向醫院收取任何費用,費用完全由國家承擔。”朱永寶說。
為有效地保證血液質量,血液中心還配備了其他許多精密設備。“購買設備的錢從哪里來?”
朱永寶說,車輛、設備、基礎設施建設費均由血液中心申請,政府專項撥款。檢測試劑、一次性采血袋、一次性加樣針等耗材統一招標采購,費用由血液中心支付。而車輛、設備維護費、固定采血屋租賃費、水電費、宣傳費、獻血者紀念品等,均由血液中心的流動資金支付。
人工成本怎么算?朱永寶說,血液中心共有在編人員158人,還是1991年報批的編制。如今,單位采血量從1991年的9.5噸增加到現在的26.5噸,采血量相當于以前的3倍。此外,我們還開展了濾白、病毒滅活、科研、質量控制、全省血站系統的業務指導和人員培訓等工作。動員獻血的工作量加大,服務質量要求提高,人員編制卻一直沒有增加。人員經費主要由上級撥付。
山東省血液中心主任李信業說:“血液中心是收支兩條線,目前僅能做到收支大體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