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市民:沒想到漲這么快
舒女士是土生土長的南坪人,她的印象中,市場上的蘿卜曾賣過每公斤1角錢?!皼]想到會漲得這么快,現在吃蘿卜,比當年吃肉都貴。”
菜農:心理有點不平衡
潼南縣桂林鎮小舟村的菜農張小波說,自己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蘿卜,每公斤不到1元錢,市民卻要花三倍的錢才買到,“心理有點不平衡?!?/p>
超市“直銷”
每公斤蘿卜只賣1.36元
昨下午,記者在永輝超市較場口店發現,同樣來自潼南蔬菜基地的蘿卜,每公斤只賣1.36元。超市生鮮部李經理說,超市的蔬菜、大米等,是直接從基地運來的,減少了農貿市場的幾道批發環節,節省了幾次運費、轉手的成本。他說,蘿卜在基地收成每公斤0.96元至1.04元,賣1.36元,除去2角錢的成本,仍要賺2角左右。
李經理認為,很多商品,從出產地到市民購買,價格要翻幾倍,就是因為中間環節太多。
記者手記
減少中間環節是關鍵
潼南蘿卜從出產到市民菜籃子,價格翻了三倍,記者全程跟蹤發現,罪魁禍首是中間環節太多造成。市場上的很多小菜,幾經轉手盤成“肉價”,也是同樣原因。
其實,蘿卜等蔬菜從出產到最終賣到市民手中,雖然價格翻了幾倍,但菜農、中間商等,誰都不是暴利獲得者,每一個環節除去成本,也都所剩無幾,只因為環節太多,吃虧的最終是買菜的市民。
好在,記者發現,市內部分大型農產品基地,正嘗試“直銷”的流通方式,減少繁瑣的流通環節,剔除利益盤剝。希望,這種“直銷”模式能遍地開花。
來源:重慶晚報 編輯: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