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問二:中心有“資格”做認證嗎?
有媒體稱,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是一家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中心回應,80%以上對此次認證的負面報道出自一家電子商務機構,其目的是借勢上位。
制定和發布此《規則》的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究竟是什么身份?
發布會給記者的新聞稿上有這樣的介紹:“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是商務部直屬事業單位,也是商務部商務領域信用體系建設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張閣在接受采訪時補充說,中心是中央編制辦公室確定的機構,事業單位法人機構,且連續五年獲得國家文明機關單位稱號。
此前,《市場導報》題為《揭秘:團購網站“誠信資質認證”五重疑云》的文章對中心屬性有過這樣的質疑:“從其官方網站上查閱得知,其全稱實際為‘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公司)’,公司名稱并不含‘商務部’,同時中心后面還有‘公司’二字。首先,它僅僅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信息化建設執行機構和技術支撐單位’,并不代表商務部;其次,它是一家‘為企業提供全流程電子商貿服務和投資促進服務,以及容災備份等業務持續性保障服務’的以盈利為目的的公司。”
為核實這兩種觀點,記者在商務部的網站上“直屬事業單位”欄里找到“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點開子頁面后直接進入了中心網站。中心網頁上對自身的定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信息化建設執行機構和技術支撐單位,肩負引進、推動EDI無紙貿易的歷史使命而成立;作為當之無愧的‘中國電子商務國家隊’,承擔推動農村、城市及國際電子商務發展的國家使命,擔負著國家級電子商務國際合作與對外交流的重任。”“中國國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CIECC)是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的絕對控股公司,運營著我國商務領域最權威的互動數字化信息服務體系、國家級第三方商貿服務平臺及第三方災難備份及信息安全服務基地,提供全方位、權威、安全的電子商務全程服務。”與《揭秘》一文中的質疑有一定的出入。
記者就中心性質問題曾在商務部網站“公眾留言”欄目上在線提問,并致電商務部新聞辦,然而至發稿時仍未收到回復。
張閣同時表示,80%以上對此次認證的負面報道出自某家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這是一家掛靠網站,沒有工商注冊,沒有組織機構代碼,沒有經過民政部協會注冊。該網站如此做法是希望借勢上位。
疑問三:認證門檻是否過高?
部分網站對認證程序表示認可,但也有一些網站尤其是小網站認為門檻過高,“不能因為我們小就剝奪我們的機會”。還有一些網站因擔心提交財務報表會泄密而放棄認證。
張閣稱,本次電子商務信用認證工作的認證機構是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信用評估機構是中心下屬的國富泰企業征信公司。國富泰公司是專業從事商務信用評價的機構,是50多個國家一級行業協會指定的信用評級機構。其中,信用認證的真實性審查部分由中心執行,信用評估和信用巡查部分則由國富泰公司具體操作。
認證程序有三個階段,分別為申請提交、審核評價、結果發布。據了解,申請進行此次信用認證的報名條件包括:取得電信與信息服務業務經營許可證(ICP證);網站經營企業注冊資金不低于50萬元;網站PV(日點擊量)不低于1萬次;近3年無行政處罰和不良信用記錄等。認證結果分為信用等級和信用額度,信用等級設定“優秀、良好、合格、不良、損失”五個等級,信用額度是根據信用分值和資產狀況確定的。這兩項認證結果都將展示在認證對象的顯著位置。信用評估結果發布之后,另有巡查、投訴、追溯三大機制,對信用巡查不合格的網站,將及時對公眾發布通知。
部分網站對復雜的認證程序表示支持,有些團購網站則認為其中的資金門檻過高。“我們網站就只有3個人,白手起家,根本無法達到注冊資金50萬元的門檻”,浙江一家小型團購網站的負責人對媒體表示說,“不能因為我們小就剝奪我們的創業機會,這不公平。”“我們又不是上市公司,怎么可能把公司財務報表這么重要的商業機密都和盤給他們,萬一泄密怎么辦?”一家團購網站的負責人表示他們對此無法接受,所以最終放棄了申請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