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話要說
新聞媒體該對這次“暴漲”負責
“這點兒房子不愁賣,不行我們就捂盤了。”這不是直接挑戰樓市“道德底線”的宣言嗎?
開發商如此“猖獗”——今天這個價,你愛買不買,明天這個價還就不賣你了!這是在今年兩次樓市調控政策出臺后,開發商最無畏的發言了。
“猖獗”的起因是看房人的“擠對”,而看房人的蜂擁而至,起因是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
我們幾乎找遍了涿州和固安的售樓處,跟“萬元”這個數字還是差得很遠,有的只是售樓處的“攻守同盟”——銷售人員說“未來早晚要漲到萬元”。是媒體斷章取義?還是明知故犯?或者是完全違背職業道德的信口雌黃?
誰都知道,不能在心臟病人面前一驚一乍的,不然會有危險,樓市最脆弱的參與者——購房人,已經得了嚴重的“心臟病”,禁不起如此嚇唬:北京的房子買不起,涿州再過萬、固安再賣光了,這些消息的作用無非就是讓他們失去自控力,到售樓處乖乖地交錢。
今年4月份,燕郊就出現過一次“小高潮”,主題也是“房價過萬”,媒體廣泛轉載之后,購房人大驚失色紛紛解囊。經本報記者查實,這是一例有高人策劃、眾樓盤統一口徑,不把房價炒過萬不罷休的推廣方案。可笑的是,這個策劃案實施完畢之后,雖然有購房人響應而推高了房價,但至今沒有更大突破。
今天如果有人再將南部的河北樓盤“推”過萬,逼得購房人此時出手,他將是樓市的千古罪人。
來源:法制晚報 編輯:馬原